篡臣!
篡臣第一百九十章功罪況且京城是什麼地方,這裡是整個大雲朝廷的中樞,全天下的政令都要從這裡發出,然後才能傳到各地。這裡隨便傳出的片言隻字,到外麵就有可能掀起滔天巨浪,震動整個天下。
世居京畿之地百姓足有百萬之多,除了普通百姓之外,城內還有數不清的達官貴人和皇室宗親,有無數依附於他們存在的人,更不要說宮裡還有當今天子趙桓了。
京師的地位何其重要,這可不比其他地方,丟了也就丟了,以後再尋機收複就是。
就算是朝廷限於國力、兵力,實在收不回來,最後導致那些地方真的被滿真長期占據也沒什麼。大雲疆域何止萬裡,丟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地方而已,雖然可惜,但也不至於產生太嚴重的後果,還算不上傷筋動骨。
而且朝中大臣們享福慣了,哪裡回去在乎一些邊塞苦窮之地,也許在他們看來這些地方在不在朝廷手裡根本無所謂。
這些窮苦之地,不但不能向朝廷繳納錢糧賦稅,而為了守住那些地方,朝廷每年還要拿出大把的銀子來擴充軍備,以作防守。
要是丟了,說不定還能為朝廷減少幾分負擔,誰不知道現在戶部倉庫裡都乾淨的連老鼠都要餓死了。
至於省下來的錢是朝廷的還是自己的。廢話,要是朝廷的,誰會費心巴力的去做這些費力不討好的事,當然是自己的。
難道還真有人以為這些錢糧會到前線將士們的手裡,彆扯了,錢糧都給了他們,自己吃什麼?難道喝西北風啊!
大家是想省錢,都想著能省一點是一點,可大家這也都是為了能多分潤點好處。
因此朝中的那些官員們對於邊境之地的戰事和雙方攻守並不在乎,當然,表麵上還是要做出一副忠君愛國、誓與抵扣勢不兩立的樣子來。
可京師不一樣,這裡有當今陛下、有文武百官,還有六部、有大理寺、鴻臚寺,整個朝堂的班底都在此處。
這裡就是大雲的命脈所在,容不得有絲毫差池。
然而先生卻讓滿真軍圍困京師這麼久,還想要依靠京城的城防來消耗滿真大軍的力量。
這個舉動實在是太冒險了,先生是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拿京城的安危來做賭注,更不應該坐視京畿之地的百姓被滿真大軍屠殺。
就算是先生知道不會有事,滿真大軍根本打不下京城,那也不能這樣做。
如此一來,你讓皇帝怎麼想?讓朝中的文武百官和城內的百姓們怎麼想?
皇帝是天子,是全天下的主人!
可如今卻被當成了桌上的籌碼,趙桓不發毛才怪!
還有朝中的那些文武大臣,滿真圍城不僅使他們的身家性命受到了威脅,這些達官貴人們大多都在京畿各地都有著規模不小的產業和莊園。這次滿真大軍肆虐京畿,必然會讓他們遭受不小的損失。
如果說圍城還隻是有驚無險的話,那這些損失可就是實實在在的了,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說沒就沒了,誰能不心疼?
他們一定會把一切都記在先生賬上,想著辦法出了這口氣。
還有城裡的眾多百姓,雖然他們自己因為身處京城逃過一劫,但城內外世代相鄰,通婚和姻親關係不再少數。幾代人下來,城中大部分人都與城外之人沾親帶故,有著這樣那樣的關係。
因為遼東邊軍
的避戰,城裡不少人的親人朋友就死在這場戰事裡,你說他們能對先生不恨?
城外幸存的百姓就更是了,刀口下死裡逃生的他們家人喪生、村莊被毀,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一瞬間家破人亡。他們對先生的恨意,隻怕不比對滿真大軍來的要少!
還有一點,萬一京城裡守軍真要是不堪一擊,或者是城內在滿真大軍圍城時亂了陣腳、發生內亂,還真有可能致使京師失陷。
固然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隻要存在,就是有可能發生的。
此事如果真的發生,事態可就真是無法挽回了,那時就是再想後悔,恐怕也來不及了。
京城一失,隻怕立時便是天下大亂,這動搖的是整個天下的根基。先生如此做,委實太過冒險!
其實在滿真大軍入關之後,先生如果想要保全自己,就要主動尋求戰機,與滿真軍決戰,將其阻擋在京畿之外。
在錯過這個機會之後,就更應該主動出擊了。全天下的目光都在盯著這裡,哪怕就是拚光了整個遼東邊軍,也不能讓京城受到威脅。
隻有這樣,就算是最後依然打了敗仗,京畿之地依舊無法避免的遭受到了劫掠。
但隻要做足了姿態,就能讓人明白這件事我已經儘力了,不是我不攔,而是敵人太強,我實在攔不住。
事雖然沒辦到,可好歹還能給人留下個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印象,不至於這般的招人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