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家書鋪的東家那可是海宣司的五品主事,陛下特封的。就連整個書庫裡的書都是皇帝親自觀閱過的,而且據說他還是我們這次科考的主考官之一,如果你見了他的麵,這樣說,恐怕你連科考的那扇大門都進不去。”
在這手持折扇的書生話音落下,剛剛說話斜挎小包的白衣書生可就不樂意了。
“那又如何,這等書籍純粹誤人子弟。如果讓人相信了這書中的內容,日後,借助怪力亂神之與禍亂朝綱,那可怎麼辦?”
第四個舍中沒說話的白衣書生,這個時候說了,隻不過他是讓前三個說話的書生聲音儘量小一些。
“你們說話聲音小一些,保不住隔牆有耳,萬一被這裡的夥計進去,到時候給言宣伯打小報告我可就被你們三個給連累了!”
前三個說話的人聽到這裡愣了一下,齊齊點頭,都覺得這第四個說話的書生言之有理,於是一個個開始交頭接耳起來,聲音壓得極低,遠處的孟海也在聽不到這四個人在說些什麼。
孟海和薛糖芯對視了一眼,他朝著這四個書生走去。
“四位公子,不知從何處而來?看似為公子的才氣斐然,想必是參加不久之後的科考的吧?”
孟海的到來打破了這四個竊竊私語的書生。
其中挎著小包,剛剛說這些書籍都是“怪力亂神”的那位白衣書生點了點頭,他的性子似乎比較急,就是這個時候也是他先站出來說話。
他先打量了一圈孟海,他似乎把麵前這個比他小上五六歲的孟海當作者書庫的一個店鋪夥計。
“我是來自緣鄉郡的,來參加今年高考。這三人都是我的同鄉,與我一同參加科考。”
孟海看了一眼我人身後的三個書生,點了點頭。
“這位公子不知要買什麼書呢?小店雖然不大,但是裡麵的數據確實應有儘有,這是小店的名片,出門還有畫齋,包括聽書場所,如果三位不嫌棄,可以去裡麵觀光。”
孟海話音落下,之前進入到書鋪最先說話,也就是身後背著木質書箱的白衣書生,倒是樂了。
“你這人可真有意思,這種拉客方式倒是新奇。我們今天來這裡隻是瞧一瞧,看看這家書鋪是否像名片上所說的,隻有我們想不到的書,沒有買不到的書!”
此人說話的時候,從懷裡拿出來了一張小卡片,在半空當中揮了揮。
上麵正是孟海印製的小傳單。
孟海看著這四人,笑著點頭“那不知四位才子想要看什麼書呢?”
這四位書生聽到有人叫他們才子,臉上帶著笑容,抬起了高傲的腦袋。
“我想要看狀元才能看的書!”
“我要看皇帝才能看的書!”
“我要看這個世界上誰也沒有看過的書!”
“我要看這次科考的答案!”
這四個人依次說話了。
孟海聽到這四個人想要看的書籍,再看看這四個人微微抬起高傲的腦袋,就知道這四個人是來找麻煩的,準確地說是想要刁難一下書鋪的店夥計。
“怎麼,沒有?”
背著小挎包,性格略帶衝動地說神露出了嘲諷的神情。
孟海笑著搖了搖頭。
“之前我說了,我們這書鋪隻有各位想不到的書,沒有各位看不到的書。隻不過每本書都是要錢的,不同的書,要不同的錢,你們確定要買,剛剛四位才子說的書籍。”
孟海伸出了食指。
“狀元看的書,一百文。”
“皇帝看的書,八百文。”
“這世界上誰也沒看過的書,一兩銀子。”
“這次的科考答案,十兩銀子。”
“你們可想清楚了?”
孟海在伸出食指之後,每說一句,伸一根指頭。
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全都被伸展出來呈現一個“四”,他將這四根手指推到了四個考生的麵前。
這個考生愣了一下。
那位性子較急的考生直接從懷裡拿出了一吊錢,這用稻草穿在一起的一吊錢價值總有一百文,大多數都是折十的大錢,看樣子此人家世背景應該不錯。
孟海笑著接過了錢,也沒仔細去數,順手就放在了旁邊的桌子上。
“才子,您想看狀元看的書?”
那位斜挎小包性子較急的男衣書生點了點頭,昂起了腦袋。
孟海點了點頭,在穿過書架之後,拿出了兩本書。
“才子,這是狀元看的書!”
那位性子較急的白衣書生拿過書,一看封皮。
《狀元的奮鬥史》
《我要考狀元》
孟海不慌不忙地說道“這第一本是我請來三年前的狀元親自編撰的,上麵記錄著他從出生一直到考上狀元中間的經過。這不僅是那位狀元親自編撰,裡麵還夾雜著那位狀元的一些人生感悟,尋常人看看倒是收獲頗多。”
“第二本書是一本答題冊,上麵記錄著近五次科考的題目。前段時間,這本書剛剛推出的時候,就來了當時高中狀元的其中三人將這本書買了回去,說是回去留個念想。想必這三位狀元絕對看過這本書,一本是狀元親自編撰,一本是三位狀元看過的,不知這兩本書這位才子可滿意?”
孟海說話的時候默默地估算了一下,這兩本書的價錢,按照店鋪的價格來算,這一本書二十文錢,兩本書四十文錢,他含淚賺了六十文。
那位性格急躁的書生拿著兩本書,臉上的神色一陣青一陣白。
畢竟孟海說得頭頭是道,而且有理有據。
就在這位性子較急的書生,想不出來,正打算狡辯的時候,拿著折扇的那位才子走上前來。
“我要看皇帝看過的書,你這裡有?”
孟海像是看白癡一樣,看了一眼此人,順手從距離他不遠的書架裡麵抽出來一本書,他將書藏到了背後,而是將另一隻手伸了出來,那意思很明顯地先交錢。
此人將信將疑地從懷裡取出來了八吊錢。
這是也大錢。
也就是折十錢。
這種折十大錢一個能頂十個小錢,也就是尋常的一文錢。
尋常的一文錢又叫小平錢,是尋常百姓吃飯,買菜時候用的。
將這種折時的大錢,大多數都是商人做些買賣,或者像這種購買大金額,但是不到一兩銀子的物品時所使用的。
目前,大秦流動最多的大錢就是折十錢和折三錢。
孟海和之前一樣,沒有看這掉錢是否足量就放在了旁邊的桌子上,順手將他剛剛抄的書遞給了那位拿著折扇的才子。
書上的封皮上寫著四個大字,《天曆律曆》。
這本書市麵上隻要五文錢。
孟海看著這一本薄薄的“天曆律曆”,有些不好意思,也就賺了七百五十五文,於是就順手送了這位才子一本書。
《天曆二十一年新詩》!
這本關於詩詞的書籍,正是今年那場社會之後所定製的記錄的,都是今年社會的一些好詩好詞,孟海所寫的那幾首詩也全部被記錄在這本書裡。
孟海一邊將剛剛收的錢遞給身後的夥計王五,一邊說道
“這兩本書都是皇帝看過的,前者皇帝不僅看過,而且還親自編撰,裡麵記錄的律法都是咱們這任皇帝上位時想出來的。如果你覺得不夠,我那裡還有曆朝皇帝參與編撰的各種法典,包括上一任武宗皇帝的“端瑞經”據說武宗皇帝在這本律法編纂好之後,還看了一遍,結果發現了兩三處,直接將當時參與編撰的幾個官員給殺了。如果你要,我也可以免費送你。”
“至於後麵那本書,這本是今年詩會新出的。今年咱們大群出來不少才子,其中一位才子在美食樓的三首詩震驚朝野,想必你們也是知道的。甚至連陛以下都為這三首詩寫了一篇讀後感,就在你手裡的這本書裡。我這買一送一,不知這位公子對於我這兩本書可還滿意?”
拿折扇的白衣書生雙拳緊握。
他感覺到被冒犯到了。
他感覺到自己似乎被耍了。
但孟海說的每一個字都完美地應和著他的要求,他想要的書,不僅皇帝看過,而且皇帝還親自參與過。
斜挎小包和拿著折扇的兩位書生也不傻,他們原本隻是想要刁難一下這位“書鋪夥計”,原本以為這明顯沒讀過幾年書的書譜,夥計絕對回答不上來他們的問題,結果就這麼三言兩語的被騙去了這麼多錢?
就在這兩個書生憤憤不平,打算討公道的時候,背後背著書箱的那位書生,這個時候上前了。
“那我想要的這世界上從未有人看過的書,你如何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