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是夫子!
孟海仍然是閉著眼睛爬起了床,兩三個太監開始為侯爺整理衣衫。
孟海閉著眼睛穿好衣服,在一大群太監的攙扶之下,坐上了輪椅,兩三個太監推著輪椅將孟達侯爺推入了金鑾殿。
孟海迷迷糊糊地進入金鑾殿,正打算像前幾次那樣渾水摸魚,腦袋靠在枕頭上睡覺,卻發現今天的金鑾殿內的氛圍很是詭異。
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官員聚在一起,私下交談著,被眾多人簇擁著的是鴻臚寺卿黃參,這位黃大人被十幾個官吏簇擁著,也是在場團體當中人員最多的。
之前幾次的時候也有人靠在黃參身旁與他交流,但是絕對不是像今天這樣直接聚集了十幾名官員竊竊私語。
孟海皺了皺眉,本能地察覺到其中必然有事。
他的目光掃過整個大殿。
整個金鑾殿之中大大小小的鴻臚寺官員也有數十人,此時的這數十名官員身旁也聚集了一大幫的人,私下議論著,並不知道他們在議論什麼。
孟海瞧見這一幕,就知道這大新聞的來源絕對是鴻臚寺。
鴻臚寺那邊出事了?
他這邊為什麼沒有得到消息?
就在孟海疑惑之時,鼓聲敲響。
伴隨著太監一道尖細的聲音響起,整個金鑾殿之中,瞬間安靜了下來,在場的文武官員全部找好了自己的位置,孟海也快速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從黃羅傘蓋的屏風後麵轉出來了一道身影,趙宣。
趙宣在兩個太監的跟隨之下,坐到了龍椅前方的小板凳上。
皇帝並沒有出來?皇帝人呢?
不少文武官員同時皺了皺眉,直到熊孩子站起身來,大聲喊道。
“我父皇今日身體不適在宮中療養,今日朝會由我舉行。”
在場的文武官員聽到熊孩子這話,互相對視一眼,隨後跪一下,磕頭開始了一係列反複的過程。
孟海坐在輪椅上也是跟著文武大臣們高呼著各種各樣的口號,直到所有的禮節全部完畢,文武大臣這才站起身來,一個個麵色複雜地望著趙宣。
趙琦緣那是個勤勤懇懇的好皇帝,自從這位皇帝上台十幾年如一日,即使病情再重,也會勉強上朝與文武大臣商議國事。
但是今天這位勤勤懇懇的皇帝居然沒來,而是派了太子理政。
這對於在場的文武官員就相當於是釋放了一個信號,皇帝很有可能因為病重生命垂危,不得不讓太子監國與文武官員議論朝政。
趙宣這明顯也是自己第一回主持朝政,尤其他的父親還不在身邊,所以這熊孩子臉上也有些恐懼,但是他在極大的壓製著。
趙宣像之前兩次一樣,高呼道“諸位愛卿可有本上奏?”
趙宣這句話音落下,在場有不少人的目光瞬間望向了鴻臚寺卿黃參。
孟海將這一切看在眼裡,他的目光也望向了黃參,他也想要知道鴻臚寺到底發生了何事。
黃層麵露苦澀,但他還是拿著朝板,出列說道。
“微臣有本上奏。”
趙宣似乎已經料到了黃參會說什麼,他隻是微微的點了點頭。
孟海將熊孩子的麵目表情看在眼裡,他心中有數了,黃參要說的事熊孩子應該是知道的,可能是他父親通過各種渠道打聽到提前給太子說了詳細的細節。
黃參說道。
“昨日夜子時過後,鴻臚寺內突遇數十個賊人,數十個賊人刺殺我鴻臚寺官員死者共計五人,傷者七人。這數十個黑衣人行刺過後,又在鴻臚寺內刺殺各國的使臣,各國大多數使臣雖被刺殺,但很少死亡,隻有70多人受傷。而且這70多人還是那群黑衣人,刺殺過後放火燒房,各國使臣逃竄之時所傷。”
“但是周國卻有五位使臣因此殺,有七人因刺傷而傷。但所幸的是,周國九皇子王慶與周國禮部左侍郎安理智這兩人並無大礙。目前各國使臣已移交於禮部安置,鴻臚寺被大火焚燒,所幸昨晚醜時降雨,大火並沒有蔓延。”
黃參說這句話的時候摸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他畢竟是整個鴻臚寺的老大,現在自己所管轄的區域裡麵發生了這樣的大事,他這個老大自然是難辭其咎。
整個金鑾殿因為黃參的這句話沸騰了起來。
趙宣看了一眼身旁的太監。
“肅靜!”
伴隨著太監兩三聲呼喊之後,整個金鑾殿之內的氛圍這才安靜了少許。
趙宣沉著臉問道“賊人可曾抓獲?”
黃參聽到這話,又是抹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
“暫無!”
黃參這句話音落下,似乎為了彌補些什麼,又趕緊說道。
“但是根據圍城的調查以及前來巡邏侍衛的彙報,在鴻臚寺的周圍並沒有發現腳步,也沒有發現賊人的蹤跡,想必這些賊人要麼就是鴻臚寺內部之人所為,要麼就是這些人個個都是高手。至於這十幾個黑衣人所行目的為何下官,暫時不知。”
黃參這句話音落下,在武將最末尾處站出來了一道身影,這是一個身著武將服飾的小官,他是昨天負責鴻臚寺那片區域的巡邏校尉。
他說道。
“昨日是末將巡視鴻臚寺周圍的安全,末將並無發現不妥之處,宵禁過後,整個鴻臚寺周圍並無半點異樣。據黃大人所說,這些賊人身穿夜行衣,總有十餘人之多,這十餘人出現在鴻臚寺周圍,末將不可能一點也沒發覺,除非這些人正如黃大人所說,個個都是高手……”
“但是根據搜尋到的幾人口述,這些黑衣人一看就並無經驗,不僅不會撬鎖,通過蠻力將其打開,而且有一人還被安理智安大人所傷。像這種貨色的賊人,而且還有數十之多,但凡出現在我巡視的區域,末將及末將的手下,不可能沒有發現。”
這名校尉明顯是已經盤問了鴻臚寺當中遇見過黑衣人的那些目擊證人,從他們的口中問出了這十幾個賊人的蹤跡,獲得了他剛剛所說的那些有用的信息。
趙宣聽黃參與校尉的話,皺著眉頭說道“所以校尉與黃大人的意思,這賊人是一隻盤踞在鴻臚寺內?”
校尉聽到這話,搶先開口道。
“可能正是如此,這十幾道賊人提前進入鴻臚寺之中,埋伏在暗中。直到入夜,等到巡查安全到鴻臚寺官員,新班與舊班交替之時,這群賊人才出手大鬨鴻臚寺,犯下如此重罪。”
校尉說得這番話也在理。
已經正如校尉所說,那群賊人的武功實在是不怎麼樣,如果是趁著夜色潛入鴻臚寺,不可能不被發現,畢竟大秦這些巡城的將領也不是吃乾飯的。
黑衣人現在白天暗中潛入鴻臚寺當中,以及鴻臚寺聚集著各國的使臣,本身人流量就很大,製造些偽證進入鴻臚寺也不是不可能。
然後這群人就一直埋伏在鴻臚寺的各個方位,躲過了巡察隊伍。
在巡察隊伍輪崗中間的空隙,這些賊人出來刺殺,行刺。
我說起來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如此一來,中間就有很多漏洞。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這群刺客的目的是什麼?
畢竟剛剛的校尉也說了,這群刺客就是沒有經驗的小白,一群沒有半點經驗的小白行人行刺之事,而且看目前的結果,這些行刺之人現在還沒有被抓住!
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整個金鑾殿的眾人陷入沉思之中,也就是在眾人沉思之時,禮部郎中賀顯忽然站出來,他手中拿著朝板大聲說道。
“殿下,這件事是否有可能為周國的陰謀詭計。今日本該是禮部連同鴻臚寺與周國使臣談判之日,如果沒有今天這件事,禮部和鴻臚寺已經與周國使臣完成了這第二次談判。”
賀顯得這番話音剛剛落下,在場的眾人同時浮現出了恍然之色的神情。
有這種可能。
寧王叛亂,這件事的幕後之人,就是周國。
後來抓捕汪竹,證實了此人周國皇子的身份。
再往後禮部貢院科考製時,也有周國人想要借此時機擾亂大秦朝堂。
接著,周國使臣進入京城更是企圖禍亂整個秦國,當初派來的周國禮部尚書馮亮,更是企圖救回汪竹。
接著又到了秦國與周國之間的交戰,周國聯合西蠻部落一同攻打秦國,在這期間,周國又多次在秦國京城製造各種事端。
一直到現在,周國戰敗,再次派出使臣進入京城,與秦國談判。
如果說周國想要在此期間繼續製造事端,好讓周國有卷土重來的機會,這倒也不是不可能。
隻不過……
在場也有不少人明白,周國此時內憂外患,大抵是不會在秦國之中製造事端,畢竟這樣對周國並沒有實質性的好處,而且一旦東窗事發,被秦國察覺到周國陰謀,從而不遺餘力再次與周國開戰落敗的一方,很有可能是周國。
在場有許多人都想通了這一點。
但是又想起周國之前的所作所為,尤其現在的禮部郎中,賀顯又點明了這件事,這就不得不讓人多想。
兵部郎中楚江興這個時候也站了出來,他一口就回絕了賀顯剛剛的話。
“殿下,微臣以為或大人的話,完全是謬論。周國如今內憂外患,也絕對不會在這個節骨眼橫生事端。就算周國想要手機陰謀詭計,在與我大秦經過多次談判,最終無果,或者無法達成自己的目的,那個時候再使用陰謀詭計才最為合適。而不是在這談判之前,一切未定,隻是動手,而且微塵剛剛聽說這次被刺殺的就是周國之人,周國之人不會自己殺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