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1978年的元月底,眼看著馬上就要過年了。
這一天,王愛國翻到了一張1978年1月3日的國家日報。上麵的一則新聞第一次觸發了王愛國的記憶。
大家一定奇怪,都快一個月前的事了,這還叫新聞?
沒辦法,那時候的通訊條件就這麼不方便。這還是大伯王有貴昨天帶回來的,要等看到大隊的國家日報那就要年後了。
王愛國此時十分想念重生前,自己生活的那個信息異常的發達的年代。
哪怕你在地鐵上摳腳丫子十分鐘後全世界都知道了。
王愛國見報紙上這則新聞是這樣寫的
“1977年12月21日,在魯東省林樹縣常林大隊,女社員魏振芳發現1顆重158786克拉的優質巨鑽,全透明,色淡黃,可稱金剛石的“華夏之最”。被命名為常林鑽石。”
“發現金剛石後,魏振芳將它獻給了國家,使其成為我國的國寶。魏振芳的發現,不僅使我國獲得了這顆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天然鑽石。更使我國很快找到了大規模的金剛石原生礦。”
“鑽石是璀璨瑰麗的,人們卻從魏振芳身上看到了一顆比鑽石還要美好的心靈。”
常林鑽石!直到王愛國重生前都是華夏國最大的鑽石。而就在王愛國重生回來的第二天就被人揀到了。
不過王愛國對此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想法。
原因是第一自己那個時候正在參加高考,他不可能為了顆鑽石而放棄高考。
第二,退一萬步來說,即使不參加高考自己也不可能短短一天就從江北省趕到魯東省,坐飛機都趕不及。
隻不過看到這則新聞觸發了王愛國這麼兩段記憶。
第一段記憶的事情是馬上就要發生的,1978年4月12日的傍晚,三名江南省園林市的小學生來到園林市老城區西南的瑞光塔遊玩,當他們爬到第三層的時候,無意中摸到一塊鬆動的塔心磚。
好奇心驅使,他們抽出了這塊塔心磚,又發現其他的塔心磚也能被抽出,結果越拿越多,直至打開了整個一麵牆的磚龕,塔心內露出一個黑黝黝的洞穴。
三個孩子擔心暗藏機關,遂拿磚頭向洞內扔去,當聽到回聲後,決定爬下洞穴。在地洞中,他們發現一個很大的黑箱子,但哪裡知道,就此打開了一座塵封千年的寶庫……
箱子裡有許多珍貴文物,其中就有堪稱國寶的真珠舍利寶幢。
王愛國想了想,苦笑著搖了搖頭。雖然這回有足夠的時間了,但此時的王愛國連去園林市的事都搞不定。更彆說把那麼大箱子給弄回來。
要知道那時候出門要先開介紹信,介紹信要寫清楚從哪來到這裡找什麼人乾什麼。到了那邊還要有專人接待。稍有不符,一律按盲流收容處理。肓流不是流氓,是當時對沒有戶口、無家可為、四處遊蕩的流浪人員的統稱。
還有即便東西弄到手總要回來吧,你帶著這麼大一個箱子,一路上要經過層層關卡、層層檢查,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回頭給查到了判你個偷盜國家文物罪,這風險太大了。
另一段記憶的事情是1981年11月9日,三秦省一休縣一休中學學生宋清在回家路上揀到一塊奇怪的石頭。後文物專家鑒定為國寶級文物南北朝時獨孤信的多麵球體印。
這個王愛國認為更沒戲。他不知道東西是在哪揀的呀。王愛國總不能到時候天天跟在人家後麵吧。
還有一條最重要的是你就是把東西搞到手了你也賣不出去。等真到了能出手的時候,如果還指著這幾件文物發財,那王愛國覺得自己也太失敗了。
想到這裡,王愛國隻能對天長歎“重生到七十年代,一點辦法也沒有,我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