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韃靼、北方的契丹、東北的女真便開始蠢蠢欲動。為了生存,三部的首領,便開始集結活不下去的牧民、漁民、獵人。
意圖入侵大庸,不僅是打草穀,更是為清除部族多餘的人口!
女真還好,漁獵為主、種植為輔,遭災並不嚴重。配合其餘兩部入侵,是為了搶劫人口物資。韃靼與契丹,卻是為了爭奪生存土壤。
繡衣衛早就探得消息,大庸略顯遲鈍的戰爭機器,在廣正帝的手裡,便開始了運轉。
整個神都的人都清楚,自太上二次掃北以來。大庸已經近三十年,未有大規模戰爭了,戰事再起,平靜生活將告彆大庸了!
也許是帝位穩固,也許是情況真的緊急。
廣正帝一改對太上貞康帝的表麵忍讓!
頻頻對在朝的貞康貪腐老臣出手!
短時間就查抄了二十多家,都是證據確鑿!不僅在很短時間,就湊齊了軍費!更是讓官吏肅然,朝政的運轉,也更加健康了起來。抄家比打廷杖對官員來說,可有威脅太多了!
新任西寧郡王金偉與寧秋節度使羅明,是最先開始與韃靼接戰的!
即便大康擁有武器與地理優勢。但畢竟承平日久,軍備鬆弛!再加上韃靼是在拚命。所以一開始,西北戰局就處在艱難的守勢,半個月裡連丟四城。要不是擁有兩座西北堅城,西寧與武威,西北弄不好會陷落大半。
北方更是不堪,北靜郡王早就交還了兵權。朝廷全權統禦下,兵備更是鬆弛。連丟八城!才在宿州、大同、榆林等堅城下,攔住了契丹的兵鋒。
東北方東平郡王與東北總督,總算是未失城。但卻有十幾個鎮子被搶,物資被一掃而空,人口損失十多萬。
這時的大庸,才準備了好援軍!
最緊急的北方契丹,由上一代八公唯一遺留的老人,理國公柳彪之子現襲一等伯柳勤統兵。共派出二十五萬援兵,抵禦契丹入侵。鎮國公牛清之孫,現襲一等伯牛繼宗為輔。
西北由忠威親王為主帥,修國公侯曉明之孫,世襲一等子侯孝康為輔,明威將軍齊通為先鋒,統兵二十萬,迎戰韃靼!
東北方由岐山候杜連成為帥,保齡侯史鼑(史湘雲之父)與齊國公陳翼之孫,世襲三品威鎮將軍陳瑞文,分彆為左右先鋒。統兵十五萬,對戰女真!
在大庸援兵北上之時。同樣準備了半個多月的賈蓉,也把讓生物人帶著其他人,開始清理打通北方的移民路線。
同時,也加大投入,讓各個產業,以不同名義收錄災民。並與出征勳貴達成人口貿易,真金白銀買災民。即便有私心,畢竟減少了官兵見死不救,或是殺良冒功的可能。也算是功德無量!
另外,賈蓉也報名,參加了明年的武舉。
一是向廣正帝表明態度,二是為了旗下自然人的人心。
三年了,安排的官吏,陸續已經兩百有餘。即便八成都是從九品。但餘下的一成,卻有五品、從五品六個;六品、從六品七個;七品四個;八品也有七個!
作為主導的賈蓉,卻卻仍是白身。僅頂著寧府繼承人的頭銜!即便中間有生物人引導監督,卻仍是不夠的!
雖然賈蓉提拔他們於微末,有恩!
但自然人所麵臨的誘惑更大,麵對其他高官厚祿的誘惑。總有人會動心的。賈蓉就知道,不僅勳貴內部就有人暗示過。就是王子騰,都伸過手!不過被賈蓉折斷了。也是這些人官位過低,想吸收他們的方麵,舍不得更大代價!不然,早有人跳槽了。就連賈珍知道後,都明裡暗裡暗示賈蓉好幾次;甚至派賴二上門直接要好處,都一一被賈蓉頂了回去。
但賈蓉也知道,時不待我,他必須來到明麵了!
明年他要一口氣通過武舉人,至於考不考武進士。
就要看事態發展了。
廣正十年終於畫上了句號!
這一年賈蓉將滿十三歲,元春十五,賈璉十四,迎春八歲,薛寶釵五歲半,賈寶玉四歲,林黛玉三歲,賈琮、探春、湘雲三歲,賈環一歲,賈蘭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