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漢!
雪水融化涼風陣陣,將濕潤空氣吹散各處,似乎在期盼著春天的到來。
黃巾大營中更是春風盎然,一片和諧之色。
隻不過不管在哪裡都有例外,總是將原本完整的畫麵塗上一個汙點,讓人煩不勝煩。
這一路上,劉裡儘可能的避免與呂梁的發生衝突,想著隻要有個機會,立馬就離開大軍。
可是每當看到慘叫的場景時,劉裡便會不忍下手劫掠,隻能稍取一些勉強果脯,至今沒有攢下足夠的糧草獨立出去。
彆說足夠的糧草,眼看著又要過上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手底下的人也開始有了怨言。
“屯將,這麼下去不是辦法啊!”
“就是就是,你看看人家的隊伍,哪一個不是油光滿麵的,再看看咱們,這都吃的是啥!”
“知足吧,有口吃的就不錯了,你沒看屯將自己都沒的吃嘛!”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哪怕是幫著劉裡說話的,聽上去也是帶著股子酸味。
“哎!”
黃巾軍雖然行駛緩慢,但般陽已經是青州的邊緣,很快就已經出了青州來到了兗州,眼看著前麵就是泰山郡的嬴縣。
聽聞黃巾大軍入境,太守應劭立即召集眾人商議。
“今日召集各位而來實乃是有大事發生,如今黃巾賊大舉來犯,二十萬賊兵從青州浩蕩而來,此時已趕至嬴縣,不知哪位有良策可一舉殲之?”
眾人聞言神情不一,有的驚訝萬分,有的則是神情淡然,顯然是提前知道了什麼。
自第一次黃巾起義之後,各州郡便不再向之前一樣無兵可依,尤其是從去年起,刺史改為州牧,政治軍務一手抓,內部變得更加團結堅固。
俗話說藝高人膽大,如今有兵就是膽,見賊兵來犯,主戰者相對較多。
看著底下紛紛請戰的人,應劭頗為滿意,不由轉頭看向郡丞。
“君貢,你意下如何?”
君貢複姓諸葛名珪字君貢,是泰山郡郡丞,是應劭的二把手。
應劭初來泰山郡,根基並未坐穩,所以對於這位在泰山郡根深蒂固的二把手很是看好,大多數的時候都要詢問諸葛珪的意見。
隻不過此時他卻看到諸葛珪手扶與肚上,臉色多了幾分蒼白。
諸葛珪聽到應劭的話後,勉強露出一絲微笑說道“賊兵雖號稱二十萬,實則不過兩三萬,其餘多為老弱婦孺。況且賊兵擴軍迅速,軍需裝備必定不足,不足為懼。然我軍士氣高漲、裝備精良,一戰必定。”
應劭聞言點了點頭,郡丞並非為官,隻能算是個吏,這諸葛珪雖然為吏,卻有著做官的水平,的確不是個簡單的角色。
諸葛珪一番言論整合應劭心思,讓應劭心中大定,不由關心起諸葛珪的身體情況來。
“君貢怎麼臉色如此蒼白?”
諸葛珪揮了揮手,有些無力的說道“無礙,隻是舊疾又犯了,休息一會就好了,多謝應太守關心。”
話音剛落,一陣絞痛從胃部奔湧而至,冷汗瞬間從諸葛珪的額頭流了下來。
應劭眉頭一皺,大聲喝道”快尋醫者來!“
劉裡一番劫掠回到營中便被呂梁叫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