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裡自知理虧,但冷靜下來之後已經想到了對策。
他安撫荀彧不要激動,隨之解釋道。
“此事已成定數,文若莫要緊張,我心中有數。”
荀彧也是聰明人,見劉裡如此淡然,立馬猜到劉裡心裡有了打算,隨之問道。
“不知子瑜有何見地?”
劉裡捋了捋思緒,隨之說道。
“你我二人受主公重托鎮守東郡,代表著主公的顏麵。各家家主辱罵與我,若任由如此定使其變本加厲,認我我等軟弱可欺。”
“世家之態根深蒂固,皆見風使舵之人,若處處示弱日後主公行事皆需看世家臉色,恐舉步維艱矣。”
“今日此舉使其知主公不可欺,此其一也。”
“酒宴之上,眾家主皆擁鄭家為首,唯崔家不動聲色。故而可知其亦非鐵板一塊,且劉橋兩家本就相惡,可將其分而食之,此其二也。”
“我與眾家主惡語相向,突顯吾惡而襯文若之善。我主兵,給他們壓力,你主政,從善以待。一打一壓恩威並施,方可成事。此其三也。”
“有聶家托襯,茶葉之事依舊可行。世間之人多是唯利是圖,茶葉一開,世家必自詢問,皆是手中籌碼更盛,此其四也。”
聽了劉裡的話,荀彧頓時愕然。
他是個聰明人,知道這些話內在的深意。
可正因為如此,他也非常清楚這些哪些在理,哪些是臨場發揮的。
除了第三條以外,其他的根本都顯得不那麼重要,尤其是第一點,曹老板的麵子是你能代表的嗎?
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不吵吵起來也照樣能辦成,為何多此一舉加大事情的難度呢?
當然,荀彧也不會將這些說出來。
他見過的人太多了,聰明人很多,不講理、耍無賴的也不少,可像劉裡這樣聰明的無賴可真沒見過幾個。
尤其是把自己發脾氣的理由,說的這麼清醒脫俗的更是從未見過。
荀彧帶著一絲幽怨的擺了劉裡一眼,無奈的說道“子瑜所言極是,如此隻能從崔、橋兩家著手,隻需勸說一家便可成事。”
荀彧不愧是被稱之為王佐之才,立馬找到了最佳的突破點。
“劉岱殺橋帽使其家道中落,不得已而投鄭家。而崔家不動聲色,實非常人所及,敵我不明,不如以橋家下手緩緩途之。”
劉裡聞言立馬表示讚同。
“確實,不過此時隻能交於你處理了。”
饒是劉裡也有些不好意思,這種光明正大偷懶的事情,不好意思也沒辦法。
荀彧苦笑點頭,並沒有指望劉裡能幫到什麼忙。
世家都被你得罪光了,不出麵還好說,你要出麵那直接涼涼。
而就在兩人商議之時,突然有人來報,崔家管家前來求見。
聞聽此言,荀彧、劉裡相視一眼,紛紛愕然不已。
饒是荀彧也沒有想到,崔家既然會第一時間找上門來。
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找上門,那是友的可能性便遠遠大過是敵。
“讓他進來。”
荀彧、劉裡兩人麵麵相覷,原本還打算著威逼利誘拿橋家開刀,沒想到崔家主動送上門來了。
崔家管家被領進屋,將寫好的請貼遞了上去。
看到請貼的內容,兩人更是傻了眼。
這是主動示好啊,崔家認慫了?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崔家的勢力不比鄭家小,怎麼可能會屈服於劉裡的淫威之下。
“崔家家主不簡單啊!”
沉默片刻,荀彧感歎的說出了這麼一句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