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漢!
壽張原名壽良,因避光武帝叔叔劉良名諱,仍為思慕懷念張良之意,改壽良為壽張縣。
東平湖則是處於良山一側的一處湖泊,此時良山也隨著壽張改名梁山。
東平湖這個名字劉裡或許並不熟悉,但換一個稱呼的話那便是耳熟能詳了。這個名字便是梁山泊。
看到如今所處的位置,劉裡不由一愣。
周圍環境錯綜複雜,是一處易守難攻之地,若在這裡與黃巾賊交手,那會有極大的勝算。
“這裡乃是何處?”
他所指的地方便是梁山所在。
蘇謙見此,將收集來的消息一一說了出來。
劉裡聞言愕然,心中有一種莫名的靈感指引著他一般。
“梁山!梁山!好地方啊!”
劉裡長歎一聲,對蘇謙說道“”沒有興文,派人將鮑將軍骸骨送往東郡,再將諸將召集起來,商議對敵之策。”
“喏!”
水泊梁山,那是《水滸傳》裡的東西。
劉裡對《水滸傳》並不熟悉,知道的都是瑣碎的一些內容。
梁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劉裡連這一百零八人都沒記全,更不用說書中的內容。
不過幸運的是劉裡所知道的片段中,恰好有一些在高俅攻打梁山時的場景。
眾將聞言劉裡醒了過來,紛紛趕至帳中。
尤其是於禁,更是顯得神情激動。
“劉校尉,你終於醒了!”
劉裡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他跟於禁隻有在投奔曹操時路上的那段時間,時間雖然短暫,但感情卻並非一般人可以比較的。
兩人亦師亦友,如今又一起並肩作戰,讓劉裡苦悶的心終於緩和了些。
“文則兄見笑了,還是叫我劉裡或者子瑜都行,劉校尉什麼的太見外了。”
出征之前兩人便已經見過,雖然因為急於出征並沒有說上幾句話,但也讓此時少了一番客套。
“這也罷,子瑜你有傷在身,還是需要多多休息才是,為何召集我等在此?”
於禁是一個趕實事的人,不喜歡虛著套著的來,所以直接開口詢問原因。
也正是這個原因劉裡才願意與於禁親近,可也知道這種性格最容易得罪人。
聽到於禁的詢問,劉裡勉強一笑,讓蘇謙將地圖鋪開,將自己的打算緩緩說了出來。
眾人心有疑慮一一提出探討,最終將計劃安定下來。
劉裡如今身體無法領兵作戰,可戰略方向卻可以提出。
而且他是如今最高長官,他的指令自然要聽。
不是劉裡不願放權,而是他也聽蘇謙說了裴元紹跟於禁因為自己的緣故鬨得有些不愉快。
這種情況之下,若是讓於禁掌權,那裴元紹肯定不配合,到時候受益的還是黃巾一方。
“蘇謙。”
計劃已經設定好,下麵便是分配任務。
劉裡當仁不讓,直接開始指派,於禁一方並無半分不滿。
“末將在!”
“命你四處尋找匠人,修建浮橋。”
“得令!”
“孫夏。”
“末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