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漢!
劉裡欲與諸葛家聯姻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曹操那裡。
得知這個消息,曹操不由笑著對戲誌才說道。
“子瑜屢立奇功,險些忘記他還是弱冠之年。”
不料戲誌才不但沒有半分迎合微笑,反而緊皺著眉頭。
“嗯?誌才可是不喜子瑜?”
聽到曹操的話,戲誌才搖搖頭說道。
“非不喜,而不能也。”
這下曹操蒙了,不知其言何意。
這段時間以來,戲誌才屢出奇計,幫曹操解決了不少困難,深得曹操喜愛。
而他也同樣對曹操極為了解,見曹操如此神情,便猜了了曹操心中所想,不由搶先一步說道。
“劉裡勢大,有功高蓋主之勢,不可不防。”
曹操聞言一愣,不由哈哈大笑道。
“誌才多慮了,子瑜乃忠義之士,天下之人皆可負我,唯子瑜、孟卓定不負我。”
孟卓是張邈的字號。
他與曹操、袁紹都是好友,這一路走來,唯獨他和鮑信一直支持曹操並給予幫助。
所以深的曹操信任也是理所當然,劉裡能與其相媲美,曹操對他的信任可想而知。
但戲誌才不但不讚同曹操的說法,還變得更加嚴肅。
“劉子瑜忠義不假,般陽募兵萬人而回,足以表其忠心。”
說到這,戲誌才看了一眼曹操,隻見曹操微微點頭,認真地聽著他的話,這才滿意的繼續說道。
“此人勇猛善戰,才智皆為上品。攜般陽百姓而不棄,更是仁義之心,深得民望。如今安坐東平屯田練兵,乃主公一大助力也。”
這一番話說道曹操心坎裡了,卻也讓曹操更加不懂戲誌才要表達什麼。
“如此人物,乃人中龍鳳也,文治武德皆有,所欠之處唯有出身爾,假以時日以功破以名望,定當名垂青史,萬古留名。”
“自古門當戶對,世家更是如此,尋常之人自不會與之結親,劉裡有恩與諸葛珪,故願使聯姻之法報以恩情。”
說到這裡,戲誌才便停了下來,並有將話說完。
他不喜歡把所有的事情一點一點的都講透徹,而是喜歡把事情的關鍵講清楚,讓曹操自己考慮。
也正因如此,戲誌才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而曹操的內心又得到了滿足,自然對戲誌才頗為欣賞。
曹操不是傻子,這一次戲誌才講的已經很明白了,再猜不出來戲誌才要說什麼的話那他也就不配稱之為明主了。
看著曹操恍然的神情,戲誌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卻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曹操也沒有說話,而是突然的沉默下來,仔細思考著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他知道,事情的確如同戲誌才所說的那樣,劉裡唯一缺少的就是出身這東西。
現在還好說,雖然被任命為東平相,手裡也有兵權。
隻要劉裡一旦與在泰山郡頗有名望的諸葛家聯姻,那就能得到世家的認可,也就有了與曹操抗衡的資本。
人心是會變的,更何況哪怕劉裡沒有翻盤自己的意思,他手底下的人免不了會出現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前途而鼓動劉裡的人。
再三考慮之後,曹操立即說道。
“立即派人前往東平,將書信交於子瑜,告訴他我有意將憲兒許配予他,問其可願否。”
這雖然是曹操的一次試探,卻也下了血本。
劉裡答應了也就答應了,正好能將劉裡捆在自己麾下。
若是不答應,那他肯定會對劉裡有了防範之心,絕對不會再像現在這樣放權給劉裡。
曹操的書信快馬加鞭的送往東平,交予劉裡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