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劉裡早有準備,不等華佗再做答複,便繼續說道。
“先生一聲所醫不過百人或千人萬人,一生終有所限,而裡之所望,乃天下太平,百姓有糧可食、有衣可穿、有病可醫。”
“若使天下免於戰亂之苦,所醫治者何止萬人?先生認為此道非大成否?”
此言一出,華佗張了張嘴,卻沒能做出否定。
“東平相誌向高遠,佗不及也。”
劉裡卻立馬變臉,趕忙擺手否認道。
“哎!非也非也!先生之才世人皆知,非不及,而是未得其道爾。”
見華佗要開口說話,劉裡趕忙
搶先一步繼續說道。
“常言道不破不立,如今天下已亂,唯有有德之人領兵一統放能解脫。”
“一將功成萬骨枯,兵者難免因傷而亡。若隨軍配以軍醫,隨軍而治,便能減免傷亡,此法既可醫人,又和醫天下爾。”
“我主乃明君爾,若使之一統,便是醫天下之疾也,裡懇請先生留與此處傳道授業,助我主醫天下之疾。”
說著,劉裡便朝華佗拜去。
華佗身t輕顫,完全亂了方寸。
他現在終於明白了劉裡的用意,是想要將他留在軍中培養所為的軍醫。
若是年輕的時候,他肯定被劉裡這番慷慨激揚的言辭所x1引,選擇留下來幫助劉裡。
可如今他都49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雖說的確被劉裡的這番言論所震驚,但卻也不會當場表態。
“劉東平快快請起。”
華佗將劉裡扶起,歎息一聲說道“此番言論令老夫茅塞頓開,但佗年近半百,實無力爾。更受不了行軍之苦。還望劉東平海涵。”
見華佗言辭拒絕,劉裡心中不甘,隨之說道。
“此言差矣,先生雖年近半百,但老態龍鐘尚且健碩。而且裡並非讓先生行軍就醫,而是設立醫學,廣傳醫道,使天下之人皆可醫爾。”
“先生一人終歸有限,若教醫育人,傳至十人,十人傳至百人,百人傳至千人萬人,則天下世人皆不愁病痛之苦。”
“量變決定質變,學的人多了,自然會有能者降世,屆時醫者大興,不治之症亦非不解之謎。”
“先生一人而醫以天下,留萬古芳名,天下醫人皆稱之為鼻祖,又得名望且不失本心,何樂而不為乎?”
這一下華佗真的動心了。
不過他也不是小年輕了,考慮的自然要b其他人多,不由說道。
“此時難以,百姓食不果腹,怎會有心思學醫。哎!罷了罷了,此事莫要再提。”
“先生可曾見東平百姓如此否?”
這句話頓時讓華佗閉上了嘴。
的確,他這一路走來,東平的人還真沒幾家落魄的,不過來時的路上倒是遇到一些流民正往東平趕來。
劉裡見此,再一次說道“自我上任以來,實漚肥之舉、開拓荒田,今年收成b其之前要多一倍。前些日子又蝗蟲之患,某引百姓捉之以食,不受蝗蟲侵害。”
“如今糧草雖然緊缺,但卻無一人餓si,待開墾更多荒田之後,東平便是舉國產量之聖地,衣食無憂則思yu,誰不想要更好的生活。”
“日後我可請主公設置醫學院、軍醫官、醫令、醫丞等職位,必不愁求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