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退下!“
劉裡大驚,趕忙抬手去擋,一乾護衛紛紛上前,想要立馬將高順斬殺,卻被劉裡攔了下來。
剛一進門,劉裡便看到一個黑影朝自己撲了過來。
高順與張遼不同,兩人雖然都是極為優秀的將領,但高順卻深的呂布重用,而張遼卻相差甚遠。
劉裡沒有多做停留,安排人為張遼服務,然後便去找高順談話。
張遼聞言再次稱謝。
劉裡頓時大喜,趕忙將張遼扶起道”得文遠一人勝過百萬雄師!文遠且好生休息,我定向主公舉薦與你。“
”多謝將軍,若不棄,遼願隨將軍左右,為將軍馬首是瞻!“
有這樣一個看好且尊重自己的人,再拿來與呂布對比一下,那哪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怎麼樣的一個人才會在你臨死的時候救下你,並且費儘口舌的勸解你?
如今呂布已亡,他根本沒有理會為呂布守忠,又被劉裡這麼一,頓時大為感動。
隻是因為從受到環境的影響,認為忠義為做人之本,所以才沒有升起彆的想法。
張遼哪裡不知道這些,早在呂布打他軍棍的時候他就覺得不爽了。
”我知文遠忠義,忠義之人更應順應意,文遠切莫自誤!“
”且若秦皆為愚忠者,可有如今之大漢否?順秦之暴政方為善乎?“
”古人有雲‘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兩者相輔相成爾。“
於是乎,劉裡趁打鐵道”士為知己者死,呂布視爾等汝草莽,又何須為其守忠,此非忠義,而為愚也。文遠非愚笨之人,怎會連如此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
雖然張遼嘴上這不要,可話裡話外都透露著他猶豫聊意思。
聽到這話,劉裡不但沒有氣餒,反而有些高興。
張遼聞言歎息一聲,無奈搖頭道”遼乃敗軍之將,又怎麼投以曹,劉將軍莫要再勸了。“
完這些,劉裡便再次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如今當逢亂世,正是建功立業之時,文遠何不尋明主而事,共建豐功偉業。“
當然,關羽隻不過是打開話題的一個引子,讓張遼放鬆心裡戒備的。
的確,他跟關羽是老相識了,都對彼此有一些了解。
張遼頓時愕然。
”昔我曾與雲長相處甚好,素知文遠之名,若雲長在此,定會與我做出相同的事。“
還沒開口談話就結束了,這劉裡哪能許,不由趕忙道。
”我知劉將軍此番來意,請回吧!“
不過沒等劉裡開口,張遼便已經開口道。
將二人安置好後,劉裡連口水的沒姑上喝,立馬就來到了張遼所在的地方。
更何況誰都要麵子,當著以前同袍的麵投降,這種事絕對乾不出來。
但他剛剛擊退了劉備,卻得到呂布已經戰敗被殺的消息,便草草收兵,撤了回去,所以才有了曹撤兵的事。
若讓他得知如今曹的況,定然不會放棄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
意如此,為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