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韓立並沒有打算放過對方,立馬調轉馬頭,反撲上前。
那守將頓時大怒,止步不退,等待韓立殺來。
可沒過多久,他就慫了。
因為韓立等人又掏出了弓箭。
無奈之下,他隻能領兵撤去,打算從守城將士裡調一批弓箭手來,跟對方對,畢竟在馬背上哪能有在陸地上的準。
先不這個計劃是否是正確的,眼前的局勢便讓他不再去多想。
因為韓立等人窮追不舍,緊緊地跟在對方後,隻要有跑慢掉隊的人,立馬一擁而上將其解決掉。
雙方一直保持著五十步的距離,偶爾會搭弓箭,命中率高的嚇人。
“這仗沒法打了!”
這是所有饒心聲,隻能被動挨打,連對方碰都碰不到,這還怎麼打?
守將歎息一聲,似乎在“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沒有了戰意的軍隊,還不如強盜土匪來的實在。
一路逃回了城中,那守將才鬆了口氣。
韓立並沒有追趕,而是轉沿路返回。
原本他就留下了一批人‘斷後’收尾。
因為他們是遊擊隊伍,依靠的就是弓箭的力量,每一戰都要消耗大量的‘子彈’,必須要做到反複利用。
將所有還能使用的箭支收集起來,韓立便立即離開了景縣,沒有任何的留戀。
如今已經到了收獲的季節,百姓們還沒有開始收集糧食。
而韓立要做的無非就是兩點,取糧,造箭。
這也是他與劉裡商議後的共同想法。
造箭最難得無非就是箭頭,軍中不乏有鐵匠出之人,造箭自然是可以的,唯一的難處便是沒有打造箭頭的地方。
不過這也並不著急,後麵依舊有應對的方案。
更何況他們還隨帶了一批替補箭頭,隻需要製作一批箭杆就可以安裝使用。
箭杆隻需木頭即可,到處都可以見到。
離開景縣之後,韓立眾人休整一夜,繞道而行,趕至吳橋。
韓立故技重施,再一次上演了一出追逐以及反追逐的戲碼。
兩戰之後,冀州刺史夏侯惇終於察覺到了不對,立即命人四處尋找這支人馬的動向。
而韓立一行人一擊即退,分片收割了部分糧食之後便匆匆離開,再次轉路趕往陵縣。
第三次的出現,夏侯惇終於發現事大條了,立即反下令封鎖周邊各縣,緊密巡視。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平原一代發現了對方的軌跡。
隻不過此番韓立並沒有再次攻打,畢竟再一再二不再三,遊擊打的就是個出其不意。
既然已經引起了對方的察覺,那便以整化零,分散開來。
一千五百人馬被分為三部,朝著三個方向逃離。
一路的逃竄不但沒有減員,反而讓夏侯惇折了不少人馬。
五百饒隊伍依舊顯眼,再分散之後,兩隊化四隊。
如此以來,目標了,被發現的幾率也就縮了。
經過一番追殺之後,夏侯惇發現,對方沒經過一處便會收割一部分糧食。
因為數量極少,而且每塊田地都有,被分散開來,不易被察覺到,要不是有不少百姓到處嚷嚷,還真不知道這些。
韓立是唯一沒有再次分化的隊伍,他的打算原本就是吸引對方的注意力,使對方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上,好讓其他人安全一些。
五百饒隊伍並沒有停歇,也沒有攻打,一直抄道而行,直奔青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