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下一秒他就不淡定了。
“此人乃劉備右軍師龐統龐士元也。”
聽到這個名字,劉裡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家夥沒死?’
第二個念頭才是‘這麼派他來了?’
是的,因為曆史變更,劉備提前西進投靠劉璋,導致那個時候龐統還沒來得及投靠劉備,僥幸逃過一劫。
又因為他與諸葛亮齊名,並稱臥龍鳳雛,被水鏡先生司馬徽成臥龍鳳雛得其一者可得下。
再加上龐統的確名副其實,是個有大才的人,所以深的劉備重用,被任命為右軍師,僅在諸葛亮之下。
不是劉備不想任命,隻是他現在都頂著個左將軍的名頭,封賞總不能大過自己的頭銜。
劉協雖然被獻給了孫權,但孫權也沒著劉協讓位,而且還活得好好的,所以劉備也無法稱帝。
所以如今劉備也很難受,已經有不少人起了心思,著劉備稱王。
但是隻要一稱王,質就變了,原本的人設就出現了問題,這也是讓劉備最為頭疼的地方。
劉裡得知是龐統來了,心中反而好奇。
當初劉備與自己聯盟,半路撤軍,讓曹有了機會騰出手對付自己。
這相當於背後捅了自己一刀,饒是再好的脾氣也不能忍。
按理劉備應該沒臉再來才對,如今卻派出了龐統。
劉裡絕對不相信劉備派龐統來隻是走個過場,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來聯媚。
畢竟如今下,孫權一個人就占據了三分之一,再加上曹丕投靠所獲得的地盤,絕對是當前最大的一方諸侯,沒有之一。
沒有外界的壓力,又有曹丕這個擋箭牌存在,孫權放開了手腳跟劉備對拚。
而劉備卻有馬超在側虎視眈眈,心中憂慮到了極點。
原本他的實力就要比孫權弱上一些,如今外界因素又這麼多,不得已隻能再次聯合。
遠交近攻,取江下以穩根基,之後再思下。
這是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建議。
北麵有劉裡、馬超兩股勢力,如今雖然處於聯媚狀態,但那也隻是因為有外敵環繞所以才會如此。
若是這個時候踏足中原,定會引起兩方勢力的聯合阻攔。
但是取江下一代,不但沒有了這樣的困擾,而且還多霖勢上的優勢。
要求也不高,隻要將孫權趕出荊州就可以以荊州為軍事要塞,安心發展。
曹的勢力雖然覆滅,但其子曹昂、曹丕卻分散兩頭。
孫權得到了子已經大量的人馬和地盤,讓其實力大增。
但劉備也沒少拿好處。
曹昂雖然沒霖盤,但卻帶來了曹麾下的大將。
雖然這些人大多都已年邁,但其實力卻不容覷。
君不見黃忠一把年紀了還成為了五虎上將?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所以這些人才是曹勢力的核心力量,是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增加實力的人才。
而且他們的子嗣也不乏人才,如今也已經陸陸續續的找上門來。
劉備又足夠的實力與孫權對拚,但就是怕馬超,所以必須得拉上劉裡做擋箭牌,哪怕不跟自己一起攻打孫權減輕壓力,也可以讓他威懾馬超,讓馬超不敢輕舉妄動。
再不濟還能攻打曹丕,曹丕畢竟已經投靠了孫權,孫權總不能不管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