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漢!
“我魏延為巴蜀拚殺多年,不得重用。張苞兒亦敢不聽軍令,咆哮與我。而蜀主卻聽信讒言,除我替張苞報仇,我等如孤魂野鬼一般已無去處。”
“而齊主仁義,不計前嫌願收容我等,以後將軍待之。”
“爾等隨我多年,今在此,斬吳懿於此,以為投名狀,效忠齊漢。”
“願隨我去者,延定不負之。若不願,可現在離去,我不做強留。”
魏延提著吳懿的人頭,朝著怔怔發愣的士卒們嘶吼著。
聽到這番話之後,眾人才清醒過來,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顧慮,選擇自然不同。
有的跟隨魏延多年,願意跟隨其投靠齊漢。
有的因為齊漢被三方勢力所圍攻心有疑慮,不敢前往。
有的以為劉裡弑君奪權,是個狠辣的角色,不願同流合汙。
也有的在聽到魏延被封後將軍,立馬升起了抱大腿的想法,選擇了跟隨魏延。
最後棄魏延去者,二千餘人。
當兵打仗,大多數的人都是為了吃一口飯。
誰當皇帝對於他們來太過遙遠,考慮那些不切實際的事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頂頭上司的決定對他們極具影響力。
中高層的人,除了劉備派來的,也就是魏延的本部人馬。
而派來的主要人物吳懿已經被斬殺,其餘的主要人員也被拿下。
所以剩下的自然願意跟隨魏延。
魏延沒有難為要離開的人,清點過後,願意留下的足有五千多。
有了這五千多人,魏延心滿意足,起碼投靠過去之後,自己的本部人馬已經有了。
魏延的投靠,對於劉裡來也算是意外之喜。
一開始並沒有想要招降,但做著做著就得魏延反叛了。
有魏延這樣一員大將投靠,還帶來了五千人馬,不可謂不高興。
劉裡履行了承諾,封魏延為後將軍,並撥給他一千餘人馬,補足七千之數,並派給他兩員副將。
對此魏延並沒有任何的不喜。
畢竟剛剛投靠過來的,不信任也是應該的,派人協助這種事,自然也懂是什麼意思。
“魏將軍可願與舊主交鋒否?”
安排好之後,劉裡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魏延沒有猶豫,隻是拱手道。
“願聽從陛下安排。”
沒有正麵回答,卻是最好的回答。
既不表現出薄寡義,又能不讓劉裡反福
劉裡似乎早有預料,畢竟魏延為將多年,做人做事還是有一些分寸的。
“也罷,河內吃緊,魏將軍可願領兵前往?”
“罪臣願意。”
魏延早就在腦海中演練了不知道多少遍,如今這個局麵,對他來相當滿足。
一來可以避免與劉備正麵衝突,以免落個不好的名聲。
二來劉裡分兵予他,已經是極好的事了、
三來馬超勢力相對較弱,自己也能多表現表現。
最後一點則是最關鍵的,這還是多虧了蕭九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