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不上對象的原因太多了,我的應該是最牛的。
我談不上對象的原因是,清風霽月。
什麼意思呢?
就是自己需要一個精神世界很充實的女人,她可以沒車沒房沒存款,也可以身高沒有一米六,更可以是情商低,但絕對不能是精神世界很匱乏的女人。
為什麼我會需要一個這樣的女人?
是因為我是個寫網文的作家,需要每天都有全新的靈感。
如果,在我身邊的女人每天就隻會抽煙、喝酒、旅遊、做飯、化妝,那我真的會覺得這個女人是鯊臂。
這種女生的精神世界很匱乏,也給我提供不了什麼有用的靈感,隻會每天重複這樣的無聊生活。所以,我單身就是因為清風霽月,很難找到這樣一個每天都有好玩想法的女人,而且還沒法兒保證這樣一個精神世界很有趣的女人一定會選我。
我有兩種性格,一種是幼稚,就是會活在自己的小說世界中每天跟角色們互動。另一種是成熟,會給另一半提供完美的情緒價值,浪漫和儀式感都會在愛情中給予。但也就是因為我有兩種性格,才會每天過的特彆精彩。
試想過,某一天找到了這樣契合的對象,我第一次去女方家該怎麼做。
首先應該是活躍氣氛啊,第一次去女方家更不能顯得畏畏縮縮,必須得大方點!
即便,不抽煙也得買煙給女朋友她爹,不喝酒也得買點兒二鍋頭品品,如果她爹要勸酒就拿著酒杯在嘴唇上抿一下但不喝,然後拋出話題讓她爹主動跟我聊,一直這樣彆等話題冷了。等她爹喝的東倒西歪了再放下酒,該回家就回,該帶女朋友去看電影就看電影,該帶她去吃飯就去吃飯,唯一記住一點,千萬彆開車。
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呢?
第一個讓女方父母覺得我作為一個男生是大方的,買煙又買酒更能體現出對二老的尊重。
第二個就是在飯桌上主動拋話題給長輩,體現了作為晚輩的一個進退有度。
第三個就是撐到了飯局的最後,然後還不醉甚至能約著他閨女去看電影或吃飯,讓女方她爹知道自己是個知道該怎麼喝酒的聰明女婿。
第四點就是不耍酒瘋,知道喝酒不開車,讓女方父母知道自己喝酒的穩重程度。
第五個就是很重要的一點,吃完了飯或第二天一早要電話,給女方她爹說"叔叔,昨天跟您聊的很痛快,下次咱兩家商量一下訂婚的日子吧?"
借這個理由去約下一次的場合,如果她爹覺得我喝少了,那完全可以說“咱第一次見麵,我總不能在您麵子喝的酩酊大醉讓叔叔阿姨笑話,下次找個空閒時間再好好喝”。
如果這種策略失敗了,那就及時止損,不要給自己任何一種能內耗的機會。
人生在世就是個隨緣嘛,這個不乖的話,那就拜拜有請下一位,謝謝。
或許是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吧?我現在對老家已經沒什麼留念了。
老家賦予了我出生的環境,卻沒能給我一個美好的童年,所以即便現在能經常回去,我也對老家沒什麼牽掛。
一個確實是老家沒有知根知底的發小能約著出來玩兒,另一個就是老家除了窮親戚再沒什麼意思了,第三個就是回去一趟也不好停車,第四個就是過去那麼多年,隨著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的先後離世,老家早就不是記憶裡那種無牽無掛的樣子了。
根兒確實在這兒,但既然能少時離開老家,又為什麼長大了還得回那種並不熟悉的老家?
時隔多年再回去,我就清晰的發現自己已經跟老家人完全格格不入了。
我覺得,老宅周圍的鄰居們,智商相比於城裡人會低很多、辦事糙還特喜歡打聽八卦,而他們呢,則是覺得我作為一個城裡人壓根兒就不好相處。所以,我不認同老家就是一個人的根兒這種說法。
我對老家都已經慢慢淡化了印象,又何談根兒這一說?
能出去開枝散葉,不也是從另一個角度紮根了嘛。
城裡人沒有多麼高貴,老家人也確實智商低,我每次過年回家也隻是跟家族一些長輩打過招呼後,就直接去外麵抽煙了。
因為,跟他們的關係真的不熟,他們也不了解我現在是什麼樣的性格。
我自己覺得從離開的那一天起,就跟小時候完全不一樣了,倒不是因為環境的改變,就算換另一個村子,我依然會覺得老家的發展沒長進。
因此,並不是我不念及老家的好,而是在這兒已經沒我還能繼續在乎的人了。若是有朝一日能攜帶妻兒回去一趟,或許還會跟妻兒一同說說,少年時在這兒經曆過的趣事,但要我留宿一晚,怕是會渾身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