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李淡到了韓王府之後,兩人直接去了書房。
還沒等陳安晏開口,李淡便一臉嚴肅地說道“陳大人,你可知道你不在京城的這段時間,單尚書和史大人突然走得很近?”
陳安晏聽了點了點頭,剛才李彧已經跟他提過這件事了。
“莫非世子知道他們所謀之事?”
見到李淡神情嚴肅,陳安晏猜測這件事恐怕非比尋常。
李淡這時候也點了點頭說道“我剛得到消息,他們很可能再謀劃一件大事!”
李淡一邊說著,一邊又向陳安晏走了幾步,隨後才壓驚的聲音接著說道“我猜他們是想要罷了八王爺的攝政王之位!”
陳安晏聽了卻是心中一驚,連忙問道“這消息可靠嗎?”
李淡想了想之後,告訴陳安晏,雖說這暫時還隻是他的猜測,但基本上應該八九不離十了。
他告訴陳安晏,單文柏他們曾經去過宗人府。
宗人府負責管理皇家宗親事務,這兩人雖為朝廷一品大員,但依舊無權對宗人府指手畫腳。
因此,在李淡的授意下,宗人府的官員將單文柏他們攔了下來。
可沒想到,單文柏直接拿出了齊太後的懿旨,要求宗人府配合他們查案。
如此一來,宗人府也不能阻攔了。
而在聽到是要查案之後,李淡倒是留了一個心眼。
因為他們提出要查看皇室宗親的卷宗,於是李淡提前在那些卷宗上做了一些手腳。
事後李淡發現,單文柏他們查看的,主要是李文棟的卷宗。
因為擔心他做的手腳會被單文柏他們發現,所以他留下的那些記號十分隱蔽,直到剛才他才終於比對出了結果。
若是光憑這些,他還無法確定這兩人的目的。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聽說了一件事情,說是單文柏他們去了一趟文淵閣的書庫。
以他們的身份想要什麼書,派人去取來便是,可他們卻親自前去,想來其中必定有鬼。
因此,李淡也找了機會去了一趟文淵閣。
在文淵閣裡,除了內閣學士、詹事府的官員之外,其他大多都是翰林院的學士們。
在文淵閣的書庫之中,有專門存放曆朝曆代史書的地方。
在這幾十個朝代的史書之中,每個朝代除了史官記錄的“正史”之外,還有當時的一些文人從他們各自的立場留下的記錄和評論,另外還包括了一些後世文人的看法和分析等等。
所以,每個朝代傳下來的史書少則數百卷,多則數千卷。
對此,單文柏他們自然不可能像在宗人府那樣,全憑自己摸索。
也正因為如此,李淡倒是很快就找到了之前那個幫單文柏他們找書的翰林學士。
起初,此人或許是迫於單文柏他們的壓力,不敢透露,可李淡畢竟也不是普通人,他甚至放下話來,若是不據實相告,他便去請皇上前來。
無奈之下,此人隻能將那天尋書的經過告訴了李淡。
按照此人所言,單文柏他們所找的幾卷史書離現在已經有近千年了。
而且,兩人隻說了朝代,以及大概的時間,隨後便將這位翰林學士打發了。
隨後,李淡花了數日,按照朝代和時間,將符合的史書都看了一遍。
也許是因為太過寬泛,在將這些史書都看過之後,李淡也沒能找到什麼眉目。
一直到今日,在發現單文柏他們是在查李文棟後,李淡很快就聯想到了,單文柏他們在書庫裡找的那兩個朝代裡,都曾有過攝政王。
而且,其中一人後來被太後連同大臣一起罷免,最後成了一個被軟禁的王爺。
而另外一人則更慘,因為不願交出手中的權利,不惜派兵圍住了皇宮。
隻可惜朝廷早就從他處調來了大軍,以數倍的兵力將這位攝政王的手下全都殺了,而這位攝政王則是被賜了毒酒。
所以,李淡猜測單文柏此舉必然是為了對付李文棟。
畢竟,在眼下這個局麵,儘管李彧看似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對於齊太後他們來說,最大的威脅依舊是李文棟。
李淡知道此事事關重大,便直接在皇宮門口等著陳安晏。
在他看來,儘管後來陳安晏和李文棟之間似乎有些不太愉快,但不管怎麼說,李文棟是支持李彧的,他也是李彧如今最大的靠山。
若是少了李文棟這個攝政王,那李彧在朝廷的地位,可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另外,李淡還告訴陳安晏,單文柏他們那天在離開的時候,那個翰林學士見到單文柏麵露喜色。
那次在宗人府也同樣如此,所以,在李淡看來,單文柏極有可能已經找到了李文棟的某個把柄。
可是,按照李淡所言,距離單文柏他們去宗人府已經有十天左右了,可直到現在,單文柏他們並沒有向李文棟發難,這卻是讓人十分不解。
因為在這段時間,陳安晏不在京城,對於單文柏他們來說,應該能省去不少麻煩,可他們並沒有這麼做,而且,在最近幾天,單文柏和史蘇平已經幾乎不再私下見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