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龍當時就表示願意幫忙,不久他就把這事告訴了吳宇森。
吳宇森恰好有抗日題材的劇本,找了好多投資人,那些人都有和吳宇森一樣的顧慮,擔心收不回成本。
聽張國龍這麼一說,吳宇森立即飛到金陵,既是看望張國龍,也等著合適的機會見一見程驍。
吳宇森從隨身的挎包裡拿出筆記本電腦,打開之後,裡麵果然有一部劇本——《十八羅漢》。
程驍心中疑惑“抗日題材的,怎麼與羅漢扯上關係了?難道是少林寺的和尚出來抗日了?”
吳宇森笑道“程總,你先看看簡介!”
程驍一看簡介才明白,原來十八羅漢指的是在保衛金陵的戰役中犧牲的18個將軍,如蕭山令、高誌鬆、羅策群等烈士。
這18個烈士中,有人在犧牲時還隻是上校,還是後來被國民政府追贈為少將的。
無論先前就是將軍,還是後來追贈,總數一共18人。
程驍看過簡介,又把劇本的開頭看一遍,覺得很熱血,拍出來一定很感人,絕對能喚起華人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認同感。
張元安也看了一遍,連聲說好。
“本子不錯,我們投了!”程驍當場拍板。
這種事,他隻要決定,李擇海等人一定會跟進的。
不過,程驍提了一個建議“吳老師,這部劇裡演員太多,我建議從兩岸三地的演員中挑選。還有,最好能找大陸的導演跟你聯合執導。畢竟大陸的導演熟悉政策!”
吳宇森笑道“那就找張一謀!我們很熟的!”
聽吳宇森說到張一謀,張元安故意說道“他叫張一謀,我爺爺叫張多謀,單單從名字上看,他就不如我爺爺!”
兩天後的8月7日,又是祿口機場。
程驍這段時間老是來機場,不是接人就是送行。
今天他和秦葭、倪光男、錢文山、楊暉、胡海浪等人專門送黃令宜去京城,因為研發龍芯的總部就在京城。
後期,龍芯技術日趨成熟,會在武漢、合肥、鄭州等城市都建設工廠,這些事可能都在十年之後。
“老倪,金陵這邊就靠你來主持大局,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哦!”黃令宜握著倪光男的手,戲謔地說。
倪光男笑道“琢磨人心我不行,琢磨技術我可不怕任何人!”
黃令宜又向送行的所有人說道“我們形容彆人埋頭苦乾,一般都說他是老黃牛。可是,在我眼裡,老倪是一頭驢,一頭怪驢,一頭隻顧拉磨不計報酬的笨驢,一頭瞅準方向百折不回的強驢,一頭受了委屈卻都埋在心裡的傻驢,一頭為了國家利益不計個人得失的老驢!就算他死了,也甘願被人吃肉吸髓,一張皮也被熬成阿膠!”
黃令宜對倪光男的評價雖然有點戲謔,卻十分中肯,把倪光男這一生的艱辛委屈都給總結進來。
送行的這些人聽了,都眼眶濕潤。
這些默默無聞的技術人員,哪一個不是和倪光男一樣的情懷?
如果他們遇到柳某人那樣的領導,又哪一個不是和倪光男一樣的命運?
黃令宜最後看向程驍和秦葭“你們可不要像連想的某些人一樣,最後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秦葭笑道“奶奶,你把我們想成什麼了?從我爺爺到我叔叔,他們都對我諄諄教誨,一切利益都為國家利益讓步。凡是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人,都是國士,都是英雄!我們絕不會讓英雄流汗、流血又流淚,必須給英雄足夠的禮遇!”
秦葭的爺爺和叔叔都是軍人,黃令宜自然放心。
程驍也說“老太太,不說彆的,就看那些儀器,你還信不過我們嗎?”
張元安帶來的那些儀器,都已經裝進飛機的貨艙了。
黃令宜又恢複了戲謔的笑容“我就是這麼一說,當然信得過!國家今後就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