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坐在座位上的觀眾也都主動站起來。
這樣的場合,這樣的氛圍,他們覺得,隻有站著欣賞,才對得起今晚的主題。
首先,由徐小明為大家演唱《萬裡長城永不倒》,接著,很多明星主動演唱各類愛國歌曲。
活動進行到最後,李擇海等人也都忍不住站出來為大家演唱。
李擇海唱的是電視連續劇《霍東閣》的主題歌《好小子》。
他隻唱了幾句,就贏得全場喝彩。
憑良心說,李擇海唱得不咋地。
但是,他作為香江富豪,又是曾經的浪子,今天有這樣的表現,這是一個巨大的反差,更讓人覺得他有資格成為香港青年的楷模。
李炎、鄭玉龍等人也跟著獻唱。
在邵家駒演唱時,秦葭低聲問程驍“哥哥,你待會兒準備唱哪一首?”
程驍想了想“我就唱《鬆花江上》吧!”
“嗯,這首歌不錯!”秦葭點頭。
很快,話筒傳到了程驍的手裡。
程驍唱的是《鬆花江上》。
“我的家……”
他隻唱出前三個字,就覺得不對勁,因為他已經扯到了龐龍的那首《我的家在東北》上了。
好在,他立即改了回來“在東北鬆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
一曲唱罷,程驍抹去頭上的冷汗,心中暗罵“《家在東北》誰作的詞?差點把我帶進溝裡去!”
話筒傳到秦葭手裡時,她唱的是《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
不愧是專門學過聲樂的,她的歌聲不比劉大華、譚應鱗等人差。
自從香江回歸後,每逢重大節日,有關部門都會放這首歌,以及其他相近的歌曲。
市民們對這首歌並不陌生,甚至都能唱上幾句。
秦葭唱得情深意長,因此感染了台下的觀眾。
於是,大家都跟著唱“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有獵槍……”
全場同唱一首歌,先前隻有伍佰有這份殊榮,現在秦葭也做到了。
這場晚會在最終在觀眾們雷鳴般的掌聲中結束。
接下來的幾天,香江各界人士紛紛組織,前往大嶼山參觀紀念館。
這樣的盛況讓程驍十分滿意,也不枉他和李擇海等人兩三年的籌劃。
……
早晨,程驍和秦葭在李擇海家吃飯。
“李伯父、大哥、大嫂、二哥、二嫂,我們要回金陵了!”秦葭說道,“離開家好幾天,兩個孩子早該想我們了!”
李擇鋸的夫人王富信、李擇海的夫人李素蘭都是有孩子的人,她們非常理解秦葭的心情“要回家也行,下次再來,把孩子也都帶著。這樣可以多過幾天!”
程驍笑道“這次回去,我們還要修改畢業論文。等到明年畢業了,我們隻用管理公司,就有更多的時間相聚了!”
就在程驍和秦葭準備去機場的時候,李擇海接了一個電話。
“兄弟,你彆忙走!”
“怎麼,有什麼事嗎,二哥?”
李擇海說道“剛才接到一個馬來朋友的電話,說他們那邊也想搞一個倭軍大屠殺紀念館!”
程驍知道,二戰時,倭軍在馬來半島也製造了很多慘案,其中,很多都是針對華人的。
他問道“對方是誰?”
“對方叫戚翰林,是我在斯坦福的同學。戚翰林是大馬‘龍華集團’總裁的長孫,地位跟台基電的張元安相似。大馬那邊的很多人,雖然曾經被倭軍屠殺、奴役過,卻仍然向倭國人拋媚眼。戚翰林的祖父對此深惡痛絕。他聽說我們香江搞了一個金陵大屠殺紀念館分館,他也想建一個大馬大屠殺紀念館。這次打算派戚翰林來香江取經!”
程驍想了想“可以啊!我們絕對支持!這樣吧,二哥,你讓他先去金陵,我帶他到金陵大屠殺紀念館去看看。他心裡就有了底!”
李擇海笑道“那好!過幾天,等戚翰林來了,我陪他一起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