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雖然沒死,但卻被控製的很嚴密,他們根本找不到任何機會去相見。
再往後,前往滎陽調查的兩位禦史,王明和陳宗正帶著半路爆料的宋鐘回來了。
宋鐘先是將實情說了一遍,沒有任何的偏頗,若說李由沒有罪名那也是不可能的,但最多也就是個鎮壓不力,跟造反沒有任何關係。
況且兩位禦史親眼見證了李由的屍體,慘不忍睹,明顯的力戰而死。
秦二世動搖了,打算放了李斯。
趙高著急了,於是私下裡找人去威脅宋鐘,雖然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但宋鐘卻變了證詞。
李由從鎮壓不力,突然間變成了李由要謀反,宋鐘堅決不肯追隨,於是帶領部下激烈反抗,最終在李由和王不餓的夾擊下全軍覆沒,隻剩下他一個。
王明和陳宗正自然知道這份證詞是假的,他們親自走了一遭滎陽,難道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嗎?
但王明和陳宗正又哪是趙高的對手?
在這份強有力的證詞下,李斯極其族人被火速處死,然後趙高又以李斯黨羽之名,將王明和陳宗正也一同處死。
理由很簡單,既然不是李斯黨羽,為何不能公正調查?
為何調查結果,與證人證詞和暗中調查結果完全不同?
反正結果就是這樣,李斯死後,這些隱藏在暗處的李斯養大的親衛便沒了去處,加上這幫人本來就是回鹹陽驗證消息的。
王不餓當日所言的內容,皆一一發生。
緊接著,閻樂便被調往三川郡任郡守,李一他們也兵分兩路,一路跟著閻樂前往三川郡,伺機刺殺他,另一路則在鹹陽盯著趙高等人,若是有機會,就連他一塊刺殺了。
但趙高又哪有那麼好殺?
況且機會隻有一次。
就連閻樂,若不是恰巧章邯突然回來讓閻樂亂了分寸,他們也不可能找到這個機會。
後來王不餓找到了他們,雙方聊了聊,王不餓答應了李一等人,最終了結趙高等人的,隻能是李一等人,李一等人這才同意追隨王不餓。
“公子,小縣這邊已經準備妥當了!”新任滎陽縣令餘慶趕來請示道。
餘慶本是滎陽獄櫞,王不餓攻占滎陽以後,餘慶也順從大勢投靠了過來,陳平主政期間發現餘慶能力還可以,於是便讓其跟在身邊培養了一段時間,這次陳平調任潁川郡之前,便推薦了餘慶接任縣令。
對於餘慶來說,這也算是官升三級了,所以在做事方麵也比較認真。
“口風如何?”王不餓問道。
“不容樂觀,從斥候那邊得到的消息,可能有動強之勢!”餘慶說著,心中同時感慨著,現在的縣令比以前好做多了。
單單一個斥候,就讓他省了不少的力氣。
雖然斥候不歸他管,但這種事情也是可以請他們幫忙提前調查一下的。
不然一幫人傻乎乎的就這麼去了,結果被人家打出來?
這種事情發生在現在這個時間段,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而有了這些情報之後,他便可以提前準備。
王不餓臉上不由的露出一副冷笑“看來這些人自持有功於本公子,覺得本公子不敢拿他們如何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