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做代言,大家一定不陌生。
各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總是會找來娛樂界和體育界的明星做代言。
諸如申發銀行的張宜興、寧澤濤,名升銀行的李炮王,花國銀行的李那,大象銀行的狼平.
這些人的代言費用不便宜,可都比不上浪浪這種代言某商銀行整體形象的報價高。
2000萬元,再加上出場費200萬元,這在國內絕對算得上驚人眼球的天價代理金額了。
這筆代言費被記者曝光之後,某商銀行可是招來了平頭百姓們的好一頓冷嘲熱諷。
按理說,銀行不是應該低調做人,不隨便露富麼?
花了這麼大價格找了個人,還特麼不是普通百姓熟悉的,這不是冤大頭麼?
這裡就得先介紹一下商業銀行的零售營銷策略了。
‘二八定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該定律也稱巴萊多定律。
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隻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隻擁有20的社會財富。
二八定律後來一直被各家商業銀行奉為零售營銷策略的聖經。
占比為20%左右的高端客戶,對銀行盈利的貢獻度達到80%左右,所以隻需要著重服務好行裡的高端客戶即可。
當然,進入2010年以後,國內銀行業快速發展。
巴萊多的二八定律被那個聘請浪浪做代言人的某商銀行重新定義。
新二八定理的內容為2的賬戶擁有超80的財富。
作為當時花國零售業最出色的銀行,其做出的零售營銷策略無疑是極具說服力的。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諸如馬太效應
這些暫且不提,因為那是碰都不能碰的話題。
不過這倒是解釋了某商銀行為何願意花天價請來浪浪,因為浪浪在高端客戶心目中極具份量。
與其說讓浪浪代言會提升某商銀行在民眾心目的形象,不如說是提升在高端客戶群體中形象。
由此可見,商業銀行所有行為的出發點都是逐利的。
這也是為何當年對於2000萬元天價代言費眼都不眨一下的寧明浩此刻卻會條件反射般的糾結於1000多萬的利息。
王純良知道對方身上那股子商人的臭毛病又開始發作,遂直接打斷了對方的施法,舉出了此前天價代言的例子。
果然這個舉措極為有效,寧明浩的臉色再次變得紅潤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