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帶著老朱去穿越!
永樂二十二年正月。
北方的韃靼部又開始活躍,頻繁的進犯邊關,韃靼部首領阿魯台率軍進犯山西大同、開平等地,朱棣氣急敗壞,不顧眾臣的反對,決意要進行第五次北征。
紫禁城中,因為早朝的時候朱棣想要進行第五次北伐,卻因為群臣的阻攔朱棣隻能無奈退朝,可是結束後他越想越氣,心中做下決定,無論如何大明的威嚴不容侵犯,韃靼部敢進犯邊關,無論朝廷多麼困難都必須給予沉痛的打擊,朱棣太了解這些韃靼人了,若是這一次他選擇忍讓,那麼下一次隻會換來韃靼部更放肆的舉動。
“來人,讓兵部尚書方賓來見朕!”朱棣雖然是皇帝,但是這麼多大臣反對,他想要北伐便會束手束腳,所以朱棣決定從內部瓦解他們,隻需要有幾個尚書支持他,那麼其餘人的反對就會不攻而破。
得知皇帝相召,方賓急匆匆的趕到了宮中。
“方賓,你乃兵部尚書,代表著大明的軍隊,如今韃靼部進犯我大明邊關,這是在打大明的臉,在打朕的臉,也是在打你方賓的臉,兵部尚書應該是我朝最強硬的官員,為何你在早朝的時候,竟然反對朕北伐,難不成你也覺得大明就應該忍下這口氣?來,你來告訴你,你這心裡到底怎麼想的,你這兵部尚書到底還想不想當了!”
剛進來就被朱棣劈頭蓋臉的痛罵了一頓,方賓嚇得整個人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陛下,大明的威嚴自然不容侵犯,可是數年來陛下頻繁北伐,如今戶部空虛,強行開啟新一輪的北伐,不說將士疲憊,就說這後勤糧草也根本補給不上啊。”
朱棣一手插著腰,一手直接把桌上的筆架朝著方賓丟了過去“你是兵部尚書還是戶部尚書!糧草的問題自然由戶部解決,如今你隻需要告訴朕,這北伐,你覺得應不應該去!”
照理說朱棣都表現的這麼明顯了,方賓又不是傻子,這個時候支持朱棣才是最好的選擇,可方賓猶豫了一下,還是戰戰兢兢的低頭說道“臣覺得,大明如今需要的是休養生息,韃靼部每年冬季都想要進犯邊關,可他們根本不敢深入,隻需要忍讓幾年,等”
方賓的話還沒有說完,暴脾氣的朱棣就直接打斷了他“你給朕閉嘴吧,你這兵部尚書看來是當到頭了,給朕滾,朕現在不想看到你,你若再多說一個字,朕誅你九族!”
方賓嚇得都不敢起身,跪著快速退出了大殿,走到大殿外,方賓擦了擦臉上的冷汗,心中開始後悔自己怎麼就這麼不識趣,剛剛怎麼就敢頂撞陛下的,可惜沒有後悔藥吃啊,方賓心中忐忑的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開局不利的朱棣並沒有放棄,立馬又召來了工部尚書吳中,不過令朱棣失望的是這吳中也是個不識好歹的人,竟然跟方賓一樣,說軍費不足不宜開啟北征,把朱棣氣的差點想殺人。
還沒有放棄的朱棣最後召來了戶部尚書夏元吉,這是朱棣非常信任的心腹,他很希望夏元吉可以多考慮他的心思,支持他的北伐大計,朱棣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可他心中的雄心壯誌還沒有消磨,這一次借著韃靼犯邊,朱棣希望用自己為數不多的時間,給大明打出個五十年的和平。
“朕心意已決,這一次北伐,朕打算禦駕親征。朕知道有很多人反對朕,可是你跟了朕這麼多年,應該很清楚朕的脾氣,就算全天下人反對朕,朕想要做的事情都一定會去做。”
朱棣一上來就擺明了自己的態度。
夏元吉自然很了解自家的皇帝,可身為戶部尚書,他也需要考慮朝廷的財政壓力啊。
“陛下,自陛下登基之後,連年出兵,更有無功而返,軍馬儲備已損失了十分之八九,如今各地災荒不斷,如今大明內外交困,況且陛下您聖體欠安,更加需要調養,若是一定要打這一仗,臣咬咬牙,就算東拚西湊也能湊出一部分糧草,可是還請陛下為大局考慮,請派遣其他將領出征,不要勞動車架了。”
朱棣一巴掌拍在桌上,整個人激動的站了起來“你是想讓朕當懦夫嗎?朕征戰一生,若是死在了戰場上,這是朕最好的歸宿,朕很清楚自己的時間不多了,這一仗,朕必須親自去,也必須親手為大明打出未來五十年的和平!你支持也好,不支持也罷,朕一定會去做,你若是不支持朕,那朕就換個戶部尚書,朕就不信了,大明這麼多官吏,找不到幾個願意聽朕話的人。”
夏元吉看著固執的朱棣,苦笑一聲沒有退讓“就算陛下要革了臣職,臣還是堅持,無論如何陛下不可再親征了。”
“夏元吉,你是不是想死!”朱棣怒吼道。
可惜夏元吉跟朱棣一樣,也是一個固執的人,他直接把自己的烏紗帽從頭上拿下來,然後輕輕的放在地上“臣,懇請陛下,切勿禦駕親征!”
“來人!把夏元吉打入大牢!”隨著朱棣的話音落下,立馬就有侍衛衝進來把夏元吉拖了下去,可是夏元吉沒有一絲慌亂,反而還在勸阻“陛下,你就聽臣一次吧,以聖體為重啊!”
可惜此時的朱棣根本聽不進這樣的話了,聽到夏元吉不知悔改,直接繼續下令“來啊,去把夏元吉家給抄了,朕倒是要看看,這家夥會不會後悔!”
當晚,夏元吉被朱棣一怒之下抄家關進大牢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京城,兵部尚書方賓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自知自己的所作所為一定惹怒了陛下,當晚竟然因為害怕在家中自縊了。
太子朱高熾在得知了夏元吉被入獄之後,第一時間就想要來求情,可是朱棣根本就不見他,對於自己立下的太子,朱棣內心一直都不是特彆的滿意,覺得太子過於肥胖,且性格太過於溫順,當然朱棣更生氣的是自己想要北征,就連太子這個親生兒子都不站在自己這一邊,仿佛整個紫禁城中,所有人都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