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帶著老朱去穿越!
見話題有些沉重了,趙長歌看了看已經準備的差不多的午飯,立馬拍拍手招呼大家過來吃飯了。
其實趙長歌就算不叫,他們也被火鍋的香味給刺激的流口水了,現在聽到開飯了,一個個都爭先恐後的來到了飯桌前。
望著冒熱氣的火鍋,朱棣忍不住食指大動。
“這火鍋,要如何吃?”看著擺滿了一桌的菜,可惜都是生的,朱棣也不敢隨意的下手,怕鬨出笑話。
“彆拘束了,這火鍋就是把你們想吃的菜放到這個鍋裡煮熟就好,這鴛鴦鍋紅色的是麻辣味的,另一半是菌湯。”趙長歌說著突然又拍了拍自己的腦袋“這辣椒要到明朝末年才傳入中原,這辣的味道很多人接受不了,你們可以嘗試一下,若是不喜歡的話就吃菌湯。”
趙長歌這麼說了,大家自然對於辣鍋更加的感興趣了。
朱元璋率先夾了一塊肉丟到辣鍋裡麵,隨後望著趙長歌說道“需要多久才能吃?”
趙長歌等了一會,這才開口道“可以了,這肉煮的太老就不好吃了。”
朱元璋見此立馬夾起來,吹了吹送到了自己的口中。朱棣幾人都盯著朱元璋,想看看朱元璋吃完之後是什麼評價。
朱元璋咀嚼了兩下之後,臉色肉眼可見的紅了起來,隨後張開嘴不停地呼氣。
趙長歌笑著遞上了冰可樂,朱元璋二話不說咕嚕咕嚕就是喝了半瓶,剛放下可樂,就忍不住打了打了一個嗝。
“爹,這味道怎麼樣啊?”朱棣好奇的問道。
朱元璋回味了一下,皺眉說道“剛剛入口覺得有些難以接受,但是現在想來,似乎有些欲罷不能,咱還想繼續嘗嘗。”
“這辣味就是這樣的,剛接觸很多人接受不了,可是真的習慣了這辣味就再也離不開了。”趙長歌一邊說著,一邊招呼大家繼續吃。
吃到一半,氣氛正濃,朱瞻基此時也放開了。
“對了,我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朱瞻基突然放下手中的碗筷,隨後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見朱瞻基這麼說,大家都好奇的看著朱瞻基。
朱高熾沒好氣的輕輕拍了一下朱瞻基的腦袋“臭小子,當著太祖的麵,你賣什麼關子呢。”
朱瞻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隨後就說道“我有後了,馬上要當父親了。”
原本朱瞻基以為大家聽到自己要當父親了都會非常開心的,可是飯桌上除了朱高熾一臉的興奮,其餘人臉色都非常的古怪。
朱高熾聽到兒子有後了,開心的眼睛都看不見了,可是剛剛露出笑容,就發現飯桌上的氣氛似乎有些詭異。
朱瞻基突然覺得自己好像說錯話了,有些訕訕的問道“爺爺,我這是說錯什麼話了嗎?”
朱棣沒有回答朱瞻基,反而是朝著趙長歌看了過去“是他嗎?”
趙長歌點點頭“我們剛剛過去的時候是朱高煦死的時候,那就是宣德元年,朱祁鎮是宣德二年出生的,算算時間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懷上的。”
聽到這話,朱元璋跟永樂朱棣兩個人的臉色都變得更加的難看了。
朱瞻基跟朱高熾對視了一眼“太祖,爺爺,這朱祁鎮就是孫氏肚子裡的這個孩子嗎?”
朱元璋跟朱棣都沒有回答朱瞻基,倒是趙長歌看到朱瞻基現在有些尷尬,主動的替他解圍道“沒錯,貴妃孫氏肚子裡懷的孩子,會在明年出生,你取名為朱祁鎮,並且在四個月後就立他為太子。”
朱高熾看了一眼朱瞻基沉聲說道“一個貴妃之子,才剛剛出生,你就立為太子,你這樣讓你的皇後如何自處啊。”
“爹,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心中一直希望孫氏成為我的皇後,這是我的長子,孫氏也是不久前才剛剛發現自己懷孕,我當時就在想若是男孩,我便立他為太子,沒想到還真的是個男孩。”朱瞻基說這話的時候還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朱棣,畢竟他的皇後還是朱棣替他選的。
朱元璋聽到這裡,直接把手中的筷子丟在了桌上,隨後一臉怒意的看著朱瞻基“你立誰為太子都行,就這個朱祁鎮絕對不行。”
“沒錯,你敢立朱祁鎮為太子,朕就廢了你的皇位!”朱棣也是緊跟著說道。
朱瞻基怎麼都想不通,為什麼自己這個還未出生的長子竟然會讓太祖和爺爺這般抗拒,他委屈的看著兩人問道“為什麼啊,我與孫氏是真心相愛的,我想立她的孩子為太子,這難道也有錯嗎?”
“如今你是皇帝,你想立誰為太子,你想讓誰成為皇後,爺爺也管不了你,但是,偏偏這個孫氏和這個朱祁鎮絕對不行。”朱棣也是板著臉怒斥道。
見到老爺子這麼生氣,朱高熾立馬上前輕輕的拍著朱棣的後背說道“爹,瞻基不是小孩子了,你這般抗拒,是不是因為這個叫朱祁鎮的小子在未來做了什麼錯事?”
要不說朱高熾聰明呢,僅僅從朱元璋跟朱棣的表情中,就猜到了什麼。
朱元璋冷冷的看著朱瞻基,一字一句的說道“你的長子,差點葬送了我大明的江山!這個理由夠不夠!而你的孫氏,在未來被人稱為妖後!”
朱瞻基整個人都差點摔倒,他最心愛的女人被人稱為妖後?自己滿心期待的長子差點斷送了大明江山?這怎麼可能呢?
“趙先生,這,這都是真的?”朱瞻基死死的盯著趙長歌問道。
趙長歌長歎一口氣,他能理解朱瞻基的心情,可是事實就是如此,他也隻能點頭。
“沒錯,之前在永樂朝的時候我就跟他們說過,你的好大兒在宣德十年你駕崩後成為了皇帝,在他登基十四年後,禦駕親征,因為聽信了宦官王振,導致了一係列錯誤的決定,活生生葬送了大明五十萬大軍,其中三大營全軍覆沒,戰死的將領不計其數,而他本人也被瓦剌俘虜,蒸蒸日上的大明也正是從這一刻開始走了下坡路,若不是最終憑借朝中有人力挽狂瀾,驚險的守住了北京,大明或許就真的亡在他的手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