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直播間的觀眾看著伏爾泰這副學生一般的姿態都瞪大了眼睛,他們是來看兩名人才之間激情辯論的,怎麼就演變成了伏爾泰向孔子請教的場景了?
“不是,伏爾泰在做什麼啊,繼續攻擊對方啊,怎麼對方剛開始進攻,防守都不防守就放棄了?”
“假賽!我懷疑伏爾泰在打假賽!”
“一開始的互相交鋒不是很激烈麼,怎麼這麼快就平穩了下來。”
“臥槽,伏爾泰怎麼和見了自己偶像一樣,表情有些不對啊!”
“哈哈哈哈,有沒有一種可能,孔子真的是伏爾泰的偶像,隻不過你們不知道罷了,剛剛兩人出場的時候我就有這種感覺,現在算是能確定了!”
“這.....這可就太戲劇化了,這約翰選了半天,還露出那麼燦爛的笑容,結果選出來的人物是趙鴻選擇人才的粉絲,這......”
其實這一幕不管是夏國的觀眾還是國外的觀眾都沒有想到,不過夏國的觀眾自然是開懷大笑。
孔子麵對伏爾泰的請教,並沒有拒絕,他並不排斥教導這些異族人。
“你所需要的應該是中庸。”
“中庸者,非平庸、折中之謂,乃執兩用中,追求萬事萬物之平衡與和諧,中庸之道,乃為人處世之至理也。”
“觀夫世間諸事,過猶不及,行事若過度激進,易致混亂。若過於保守,則難以前進。”
“能守中庸者,可應萬變,內心安寧,亦能使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此乃大道也。”
孔子的意思就是,這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都應該有一個平衡點,最關鍵的是抓住那個平衡點,不應該偏激,無論是往哪邊偏激。
這就是夏國非常重要的中庸思想,但很多人將中庸二字理解為平庸,懦弱,這是完完全全的誤解。
“中庸麼......”
伏爾泰開始反思自己的思想,其中要求是否太過過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