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鴻回到軍營之後,立刻就有人將他離開這幾天的事情全都稟報給了趙鴻,趙鴻聽著他不在的時候,似乎發生了很多變故啊!
首先就是奈川城的加入,他倒是高估了司馬懿的道德底線,沒想到他居然派人前去將自己盟友的城給屠了劫掠物資補充自身。
在曆史上司馬懿也不至於沒底線到這種程度啊?
還有就是趙鴻注意到了前去奈川城的使者,居然是司馬昭。
那這麼說來,整個晦明閣當中,居然集齊了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這是什麼運氣?
或者說司馬父子三人的忠誠度太低了,所以召喚到他們的領主很容易會被背叛?
這個可能性還挺大的。
召喚到他們的領主還挺倒黴的,也有可能是掌控力不足,就比如說趙鴻他們領地當中,肖玲也召喚了司馬懿,可是這位司馬懿被曹操壓得死死的,根本就沒有叛變的想法。
就是不知道這晦明閣當中會不會後麵再給他來個司馬炎?
要是真的再來一個司馬炎,也不知道會不會給他們觸發什麼稱號,比如造反世家之類的?
其實司馬家族篡位這件事情,趙鴻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權臣篡位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情,就比如朱溫之類的,不都是以權臣的身份篡位的麼。
司馬家族名聲這麼臭,第一個是三國的名氣太大了,這魏蜀吳爭鬥了一輩子,結果最終被晉搶了去,有些不符合常理。
另外就是晉朝.....對外水平太弱。
一個朝代的皇帝水平如何是會影響到這個朝代的整體口碑。
在夏國很多人眼中,菜就是原罪,晉朝中後期實在是太過屈辱了,這才是司馬家族口碑那麼差的原因。
還有不少人將晉朝的弱小歸結於三國時期死亡的人口太多,導致國力空虛。
但趙鴻認為,影響是有一些的,但很小。
從司馬炎篡位開始,整個夏國其實就沒有什麼大型戰役了,對吳國的征伐也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
從這裡到五胡亂華時期可是有整整五十年的時間!
給漢武帝積攢家底的文景之治也不過三十九年的時間!
在那個平均年齡比較低,人們生育比較早的時代,五十年都進入第三代的人口了。
晉朝的混亂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們自己的政策失敗,對宗室和軍隊的管理也十分失敗,這才導致了司馬家口碑那麼差。
而其他朝代,例如另外一個熱門的朝代明朝,朱由檢選擇了自殺而死,並且留下遺言‘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這種落幕才讓明末的口碑沒壞。
後來還很多人打著複明的旗幟招攬人才。
而口碑比較差的朝代,打著晉、清的旗幟來聚攏人才的也有,但非常少,因為丟人,還人人喊打。
趙鴻搖了搖頭,這司馬懿是聰明人,他知道自己的名號招攬不到人,因此這才有了晦明閣三位首領,來投奔晦明閣的流浪人才基本上是奔著另外兩人的名號來的。
他現在的所作所為,不過是暴露了他自己的本性罷了。
然後還讓安祿山給他背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