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我還想說請林炬同學不要怪罪我之前隱瞞身份,其實六院這次的合作也是我提議發起的。”
唐偉天說著不好意思,但臉上可沒有半分尷尬,完全是自來熟的表現。
divcass=”ntentadv”倒是後麵的其他人神色各異,眼睛不停地四處打量,對此林炬看在眼裡不過卻並未說什麼。
按照流程,他先是帶著六院的考察隊伍去看了第一台試製的發動機樣機,由郭申介紹參數和設計思想。
六院的隊伍中兩人正悄悄交流。
“何工,這就是全流量?明明比我們多個泵,怎麼看起來還更簡潔,噴管也小了一圈。”
“不清楚,不過工藝好像和我們的差不多的,但設計確實、確實非常簡潔,而且肉眼可見的零件少得多,怪不得能比我們的輕700公斤,700公斤啊!”
被叫做何工的男人看起來平平無奇,但他卻是深度參與了yf100整體設計的研究院。
其實當他聽說民營企業造出了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時,心情是非常震驚的。
90年代,華國航天看著一票使用偏二甲肼的“毒發”,比衝低汙染大還隻有七八十噸推力,下決心要研究大推力火箭發動機。
yf100的論證由此開始,為了它,華國航天還買了前聯盟的幾台rd120火箭發動機,想要尋找參考。
rd120同樣是液氧煤油發動機,或許是研究了幾年覺得問題不大,千年伊始,yf100項目正是立項。
然後在長達12年的時間裡,項目多災多難,到處出問題,直到12年交付才穩定下來。
這其中的艱辛不必多說,雖然yf100的數據指標其實隻能說平平,但好歹是能用的大推力發動機了。
然而突然有人說,有家民營企業,噌的一下,比yf100更先進、更可靠的同級發動機已經造出來啦!
要不是發郵件的是唐教授,何工都很想拿錘子敲傳消息人的沙罐。
來的路上,他已經看過了k120的首次試車視頻,心裡更加複雜。
現在聽著郭申講解k120的設計思路,隻感覺他們以前犯了好多愚蠢的錯誤,到處都是“明明這裡可以更好的!”
他忍不住打斷了對方問道:“郭總,請問你們的發動機是完全自產的嗎?”
“當然,就在現在有一台簡化版的k30上麵級發動機正在製造。”
聽到這話何工更加鬱悶,想不通為什麼彆人的成功如此輕而易舉。
他其實還想問問k120是不是從阿美宇航局弄的資料,可惜這種話隻能想想,絕不能說出來。
稍後他們又被帶去看550秒試車,當與yf100雷同的火焰噴射而出時,六院的各個人員眉毛都快擰成麻花了。
一整天參觀結束,六院的眾人就拿著k120的技術說明回到了鎮上的賓館。
九個人包下了賓館餐廳用來開會,當門一關上的時候,唐偉天持續一天的笑容終於消失了。
“都說說吧,是怎麼個想法?”
其餘七八個人翻看著手裡的技術說明,聽聞此言都是愁眉苦臉的唉聲歎氣。
“不科學,它就不科學啊!這肯定是阿美的技術。”
喊不科學的人說出了眾人心中的困惑,紛紛拚命點頭。
“就是啊,我們搞了15年,現在都在改,突然告訴我們彆人吹口氣就成啦?”
“全流量、小體積、結構簡單,推力還大,單憑這些k120都已經是世界一流了。我感覺yf100再怎麼改都到不了這個水平。”
“設計這發動機的人腦子怎麼想的,原本那麼多部件統統用一個結構搞定,這不是天才,這是因為設計者一定有相當豐富的發動機設計經驗,要麼阿美,要麼是前聯盟,除了他們沒人做得到!”
自己十幾年辛苦被人輕鬆超越,眾人都在不滿發牢騷,隻有何工一個人不說話,唐偉天便轉頭看向他:
“何工,你的意見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