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牆角
火箭發射後的第三天清晨,三個拖拉機廠的職工勾肩搭背地來廠裡上班。
“靠,我們現在居然也是造火箭的了,前個月我還在車拖拉機傳動軸呢。”
“降雨設備就這?這火箭咋降雨?”
“這就不懂了吧,氣象局人工降雨是用高炮炮彈,咱這火箭一次不比得上幾千發炮彈?降雨算個屁!”
“誒誒,咱們造的發動機是亞洲第一,小鬼子的都趕不上,前天網上新聞轉載了他們網友的評論,那酸的…喲。”
從拖拉機廠職工到火箭工人的轉變讓許多人興奮莫名,也極大激發了職工的工作熱情。
隻要想到自己造的是能上天的高科技,乾起活來都不由自主地認真了三分。
職工三人走到廠門口,卻發現郭副廠長……現在是郭總經理正在門口,先到的人正在依次排隊做什麼。
“研發部?培訓?”
所有的職工到了廠裡,發現郭申頒布了項新決定:
陳榮越是誇,他就越發歎氣。
這才七八天,六院的領導就坐不住了。
他也覺得不對,就二本裡的那些人都能拿這麼高,林炬實在是給的太多了。
“對呀可不是嘛,這小年輕就拿四十萬,還就是個二流大學出來的,我跟廠長……董事長說,那我們要是招到了航天局裡的高級工程師錢怎麼給,你猜他怎麼說?一百萬!至少一百萬年薪,還給股份!”
愛的人是自認為“勞苦功高”之眾,沒啥大錯也沒啥大功,憑著老資曆最後也能混的不錯。
看著麵前這個一臉驚詫的年輕研究員,憨厚老實的陳榮客氣無比:
“哪裡的話,我才高中文憑,你是博士生,喊你教授那是相當的合適,再說都三十多的人了,伱們是六院的中堅力量,馬上就是你們的六院,資曆上也一點問題沒有!”
“艾教授,我老陳在拖拉機廠乾了半輩子,現在也就是走狗屎運好些,真正的未來啊還屬於你們這樣的年輕人!”
六院,陳榮帶著幾個優秀的工人,正在這裡移交k120資料並解疑答問,對接也是六院的專項小組。
當然,這其實是林炬的指示。
研究所單位隻要增加投入就能獲得有最低保障的提升,比起實際效率高得多。
然而陳榮一副沒聽見的樣子,自顧自說道:
“你是不知道啊,現在的小林廠長壓根瞧不上我們這些老人咯!
那些從大學工廠拉的年輕人和優秀大學生,啥成績沒有工資就跟我差不多,年薪都是40萬起……”
“艾教授。”
體製內最大的缺點是什麼,那就是資曆,讓人又愛又恨。
“這……哎。”姓艾的研究員想說什麼,但一想到資曆兩個字又生生咽了回去。
是啊,能拿一百萬的又能有幾個?就算對於在阿美工作過的人也不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