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總,這裡將放置一條集晶片生產、電路刻蝕、防護封裝的14納米全自動碳化矽芯片生產線,將根據不同設計日產能力在40到150片不等。
隻需要很少的工程師進入關鍵崗位,就能根據圖紙調整最佳工藝生產。”
divcass=”ntentadv”“那這個碳化矽芯片和矽基芯片哪個強?”
“……”
這不屬於施工方所能解釋的範疇,紅帽子直接保持沉默,這才讓林炬意識到對麵其實隻不過是係統的意誌罷了。
於是他很乾脆的確認進行施工,對方很快消失在龐大的施工隊伍中,開始架設圍擋和修築施工便道。
林炬又接著瘋狂翻動目錄,可大部分都是一看屬於航天的領域,隻有這條碳化矽全自動生產線讓人心動不已。
好在他雖然看不懂技術資料,但已經升級為b+的係統工程師郭申卻有相關儲備,仔細查看技術說明,然後用林炬可以理解的方式說明。
這條碳化矽芯片生產線是專為航天設計的,因為相比於傳統矽基芯片,碳化矽作為基體抗乾擾、抗輻射能力更強,功耗更低散熱能力更佳,同工藝同標準下性能與傳統芯片基本一致,是b級基地的標配。
從原料合成開始,到各種使用到的化工藥劑與封閉式加工環境一應具有,隻需要傻瓜式的提供初步加工後的原料,就能持續生產芯片。
雖然日生產能力最大也不過150片,但對於航天需求來說已經完全夠用。
這讓林炬十分興奮,因為這意味著高端領域新遠也沒有任何威脅了。
航天用的dsp高速數據處理芯片,雖然國產也有但產量很少,基本隻供應給自家航天局和軍方,民企能買但數量不多。
現在至少自己用是綽綽有餘,解決了高端用料問題。
而讓人惋惜的則是整條線產能一年也隻有5萬多枚,沒法商業化賺錢……
不過係統商城中還提到了與芯片相關的道具:x32035三進製通用芯片與sc09智能飛船控製係統。
在公司裡,林炬組織起係統工程師對這幾項技術進行了研究,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
通過係統的描述和道具裡的技術簡介,可以知道在不知名位麵,存在一個叫x320係列的芯片,x32035就是其中之一。
x32035是通用芯片,意味著可以承擔各種任務,理論上可以將整艘飛船或火箭的一切數據都交給x32035處理。
而且x32035是三進製芯片,比起二進製同製程下數學性能高出1.58倍,有更大空間和更強處理能力,同時因為除1和0以外多出了第三狀態,係統工程師認為有模擬量子計算的潛力。
sc09智能係統則是能綜合分析全飛船或者火箭的控製係統,能利用ai自行安排部分指令,並簡化後提供給操縱者選擇。
而且他們發現rx01數據總線竟然也能與三進製芯片配合使用,或者說它的設計目的本來就是為了適配三進製處理。
這下林炬的表情變得極為精彩,係統這是要逼他上三進製的邪路啊!
上個世紀搞三進製的隻有聯盟,原因是他們認為自家陣營計算機進製和阿美一樣那啥不正確,不過還真被他們硬生生推進了不少。
而理論上三進製效率確實比二進製強,可惜隻發展了一點點,就隨著聯盟的倒塌淹沒在曆史中。
但係統顯然證明了人類可以走通三進製,取得的成就還不一定比二進製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