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將被命名為x30,需要一名b+級航發設計師和兩名b級設計師才能完成,材料應該沒問題,基地都有加工能力。”
既然安德羅夫設計都承諾搞定了,林炬也隻能升級航空發動機部門,同時新建任務開始用資金進行任務加速。
divcass=”ntentadv”對於研究院任務的係統資金增加進度,並不是直接把資金投滿就瞬間搞定,而是通過提高設計正確率體現。
比如某個零件的設計和材料實驗原本可能要經過不斷的修改和調整才能最終定型,但研究院乾預的結果就是可以讓工程師們直接就做出了最接近正確道路的方案,堪稱科研神器。
不過由於大多數時候產品都來自係統的成熟設計,林炬沒怎麼主動乾預,一時間竟然差點忘記還能這樣開掛。
而在了解航空發動機部門的狀況後,林炬也了解到了x9和x10目前的進度。
x10大涵道比發動機還差一個月左右收尾,小涵道比的x9已經基本完成設計目標,準備裝上飛機測試了。
但問題是找不到飛機……
x9最大推力13.9噸,是為飛行到三萬米高空設計的,新遠工廠隻有一架老圖154,最多測試x10,x9的性能根本無法得到校驗。
而且對測試機還有要求,一般的飛機在三萬米以上高空、以三倍音速飛行哪裡扛得住?鋁合金機體直接軟成麵條了,必須是采用鈦合金或者特殊標號不鏽鋼的機體才能承受住。
問題是這種飛機國內找不到,國外買不著……
x9和x10是寄予厚望的外售發動機,飛不出個性能奇跡怎麼收割人民幣啊。
航發部的負責人在升到b+後就抓住了安德羅夫,要求再設計一架驗證機專飛高空高速。
這種驗證機不需要什麼性能指標,隻需要保證進氣口能夠大能完美發揮出發動機的性能就行,其他湊合湊合就過去,安德羅夫接下任務後表示會加大設計力量,與安1250基本上可以同時完成設計。
係統麵板裡,研究院任務“xf01高空高速驗證機”立項,正式開始研發,設計到製造預計消耗3到5億元資金。
x30也立項,這台推力達到了33噸之巨的噴氣發動機核心機依然是基於cr09的噴氣部分,涵道比將增加到驚人的8.2,隻有ge90能超過它.
僅僅是一個下午,林炬就又被這群係統工程師掏出去10個多億……
好在這些投入依然有希望變成回報,林炬隻能期盼多掙一點回來了。
隻是林炬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就又有人想從他這裡掏錢了。
“您好林總,我們是代表華影股份集團過來的,感謝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還能見我們。”
林炬坐在辦公桌後麵,迷茫的看著眼前的四五個人,其中一個他還認識。
這些是華影集團的電影攝製組,他們將要拍攝的電影是:流浪地球。
2012年,華影股份買下了流浪地球的版權,準備翻拍成電影,但一直籌備了三年,今年才剛剛確定了導演:郭凡。
按照原來的曆史,郭凡接過任務後也還要兩年,等到2017年才會正式開拍,最後是在2019年春節上映。
現在按理說應該還在改劇本的階段,那他們找上新遠是想做什麼呢?
林炬看了看有些不好意思躲在人後的郭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