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進行末端攔截?其實我更建議是上升段和飛行中段打,末段攔截彈頭太難燒毀了,成功率不好說。”
鐘成還是有些不放心,希望說服林炬更改計劃。
攔截導彈一共有三個階段的窗口期,分彆是從地麵上升到大氣層的上升期、從大氣層飛到彈道最高點的飛行中段,以及再入大氣層的飛行末段。
三個階段中導彈的飛行速度依次增加,機動能力也逐漸逐漸增強,攔截難度也就越來越大。
傳統的反導手段中,大部分注重於中段反導,這個時候彈頭變軌機動能力較弱、速度低、也有充足的時間作為攻擊窗口期。
末段反導可就難得多,這個時候隻剩下塗滿厚厚隔熱材料的彈頭不斷加速,從地麵反導的相對速度高到可怕,想要攔截十分困難,稍微偏一點可能就是幾公裡的誤差。
之所以不在最容易攔截的起飛階段攻擊,主要是需要等待被攔截的目標進入攔截係統的攻擊範圍,一般而言反導導彈本身也是一種精度極高的中程以上彈道導彈。
在成功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後,他才說出了遲到的原因:
“徐最近和我們聯絡是什麼時候?”
明白過來後安東尼跟隨震撼一起生出的情緒還有憤怒,因為這是一次末段攔截試驗!
不是在最脆弱的上升段,也不是最長的中段,而是時間最短、速度最快、機動性最好的末段!
等安東尼的思緒回到身體,他才發現自己的四肢都已經有些麻木,顧不得自己身體的異樣直接就衝向了上司的辦公室。
一年的時間並沒有讓這顆激光衛星出現什麼故障,各部分依然運轉良好,早早就給電容蓄滿電,隨時準備全力激發。
而更讓他恐懼的是這場肌肉展示背後的意義,再想到傳言中的談判不順利,難道華國人已經做好準備要用武力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
越過最高點,開始俯衝。
“就是這樣,證據已經很明顯了,他們完全沒有掩飾,我們的兩艘驅逐艦、呂宋雷達觀測站都看到了全過程,這就是事實!”
“放心吧鐘局,相信我們的技術,沒人比我們更懂激光衛星。”
……
在他飛速開始分析局勢的同時,羅伯特也醒悟過來趕緊開始搖幕僚團,尤其是沙利文本人。
然而對於激光衛星來說,情況則截然不同。
這麼一個超級大殺器現世,會讓國際關係的天平發生明顯的傾斜,給整個阿美都帶來麻煩。
況且起飛階段還有個好處,那就是不需要照射有著重重保護的彈頭,隻要破壞仍然提供推力的火箭箭體就行,可以做到極高容錯率、以及近乎百分百的攔截成功率。
然而一直等約翰與其他幕僚們討論了近兩個小時,推掉準備出席的活動過後,才看到沙利文麵色陰沉地走進來。
18點29分,雷達屏幕率先開始告警,然後是紅外告警,從南方內陸起飛的df15b尾焰極其亮眼,剛起飛就被敏銳的衛星抓住了。
他寧願多付出一點代價,也不願意見到這樣不可控的局麵。
這次拿來做實驗的df15b雖然是老型號,卻是中程導彈中末端速度較快、多用鑽地彈的種類,軍方認為做上升段或者飛行中段攔截就夠了。
原本將落入目標區域的彈頭在穿越完大氣層後發生了離譜的位移,硬是朝著另一個方向開始墜落,並從雷達軌跡上看,其姿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開始翻滾,已經完全失控。
而在茫茫大海上肯定沒有複雜的地麵監測網,解決辦法是紅外監測。
“高新2004明白,紅外監測係統正常。”
麥克馬斯特有些不滿,沙利文至少比應到的時間遲到了兩個小時。
這是一次隻針對一名觀眾的行動,在不了解千鈞棒一號存在的情況下,其他人隻會知道這是次失敗的試驗,但阿美的技術專家隻要分析軌跡,自然能讀懂其中的含義。
從天基的角度來看,彈道導彈的三個階段都完全暴露在它的視野中,自然可以從容不迫地挑選最薄弱的環節,這樣才能發揮最大攔截效能。
按照他們預想的那樣,彈頭被厚重的大氣層不斷摩擦減速,天上的小亮點已經持續了十幾秒,接下來就是迅猛無比地一頭紮入……
總統辦公室內,約翰已經不複剛剛的笑容,凝重地再次詢問麥克馬斯特。
“徐突然邀請我親自會麵,我等他用了一些時間,然後他隻和我說了一句話就離開了。”
如何知道激光衛星有沒有擊中目標,或者偏了多少沒有擊中?
新遠的辦法是地麵監測網,當時的靶機試驗就在基地附近,有充足的各種可見光/非可見光監測手段,自然可以知道激光有沒有準確命中。
……
難道是他們的出口經濟受到了嚴重影響已經不得不開始以劍代犁?約翰心裡已經開始思索自己的最大讓步範圍。
明確了,這一次真實的彈道導彈攔截試驗,而且是天基激光衛星攔截。
而在下方的海麵上ddg-107“格雷夫利”號驅逐艦的雷達也看到了這顆處於下降階段的彈頭,基本都已經能計算出落點區域。
千鈞棒一號將這些配套衛星傳輸過來的信息與自己的觀測結果進行對照,分析出大致航線後立即調整激光器反射鏡,提前瞄準可能的攔截區間。
空軍很關注前幾天公布的df15b即將海上試射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就獲取了試驗結果。
專心看著雷達屏幕的操作官先是有些愕然,然後忍不住發出一聲歡呼。
從情況看落點至少偏了300公裡,這種重大失誤可是很難在那個國家上看到。
艦長開心地確認著消息,迅速整理發給太平洋司令部,後者立即轉發給六角大樓,迫不及待地分享喜悅。
見無人應答約翰交叉手指,開始認真梳理之前沙利文與徐讓談判的一些內容。
千鈞棒一號遲遲沒有動作,一直到彈頭開始接觸大氣層開始與濃密大氣摩擦時,7台140千瓦二氧化碳激光器被激發,彙聚成一道筆直的光線的同時在電子陀螺儀和電磁調節係統的作用下微微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