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恩情大於天
“好久不見。”
“晚上喝茶。”
陳均和王民江是在基地的休息室裡見到了彼此,兩人見麵次數不多,但都有著相同的身份。
黃河半導體和新安汽車是新遠最早分出去的兩個子公司,也是發展最好、體量最大的兩家企業,安德羅夫的星辰航空暫時都無法與它們相比。
新安汽車現在是國內乃至全世界的新能源車企龍頭,而黃河半導體是國內芯片及係統領域的獨角獸企業,都站在行業頂端。
這很大要歸功於基地給出的技術支持,雖然最近一年基地甚至都沒有過問,也沒有更多技術輸出,卻依舊不影響這樣的結果。
對於林炬的突然召見兩人也沒有拖遝,幾乎是立刻起身趕到基地,希望見到“辣個登上月球的男人”。
他們也並沒有等太久,兩人到齊後不到15分鐘,他就出現在了休息室門口。
“林總!”
“新安發展勢頭很好啊,我看你們最快2020年就能開始全麵盈利,老陳你功不可沒。”
陳均的目標是打算在2020年實現年銷量300萬輛,並試圖普及L3全自動駕駛。
陳均很有些不好意思,新安汽車能有現在的局麵實在是母公司給的基礎太好,隻要不亂操作幾乎沒有出意外的可能。
林炬並未過多客套,簡單打了招呼就坐在了沙發對麵,先解釋道:
新安2015年成立開始業務,這個時間也就隻有比亞迪通過早年的DMI技術有新能源基礎,國內純電車還處於渾水摸魚階段,日後鼎鼎有名的幾個新勢力都還在緩慢發育。
這還不算零部件供應,日後成熟而健全的供應鏈都一概沒有,隻能新安出錢出技術逐一扶持,自己一點點培養。
新安過去近三年的業務中,賣車和相關衍生業務是賺了大錢的,不過總體財報卻是虧損,主要是因為源源不斷的基礎設施投資。
畢竟一家能夠買核彈在月球上開礦的“民營”企業,其在現實世界的威望甚至超過了大部分國家。
好在兩大股東都信心十足,耐心地不斷往裡加大投入,概念股更是迎來接連不斷的牛市。
新安以純電和智駕入局,雖然技術高超卻十分依賴於基礎設施,在5年以後才完善的基礎建設統統沒有,全都隻有自己乾。
同樣電池容量同行2噸車重,新安能壓低到1.5噸,降低車身高度的同時還能減少電耗,從肉眼就能分辨出技術高低。
純電需要到處建設超級充電站,智能駕駛要建設車聯網,車道級的精細導航依賴於全國測繪更新數據的測繪車。
“林總過獎了,我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不過林炬卻沒有在意他的表情變化,而是直入主題:
所以即使新安累計銷量突破150萬輛,今年更是要衝擊年銷量百萬,然而利潤卻全部投入了各種生態建設中,甚至有越虧越多的趨勢。
新安目前的技術水平整體領先同行3到5年以上,尤其是在拿到基地的220h/k電池和輕量化合金後,並未繼續卷續航而是試圖降低車重。
陳均當然知道聯合礦業的爆破計劃,事實上聯合礦業已經壓倒全世界所有航天機構成為了獨一份的頂流,任何與之相關的新聞都會被爭相轉載。
“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