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哥?”
著急忙慌趕回來的主編陳曆誌一露麵就被員工圍住問情況——
“彆急,都彆急,隻是小事,工作照舊就行。”
陳曆誌心底也發慌,但他還得穩住公司的場子。
眾所周知,這個年代的內地娛樂圈對於法律問題的認知還比較模糊,人情、人脈才是主流。
大家有什麼激烈矛盾了,哪怕是涉及違法的,但隻要什麼哥什麼姐的出來當中間人擺頓酒,那喝完就變好兄弟,大家一起違法一起賺錢。
因此吧,大夥做事其實都比較粗糙。
主要是也沒經驗,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對付圈子裡同層次的人還好,但在北大的法律精英麵前那就有點不夠看了。
由於周易的關係,與華納合作的律所那都是個頂個的精英,抓證據對於現階段這批乾活粗糙的娛樂圈人來說可謂是一抓一個準。
曾光明是足夠謹慎,但不代表他交代下去的人也能像他一樣那麼謹慎。
當其背後的光線傳媒老總王暢田嚇唬不住人時,那等待他的,就將是來自於頂級律所的降維打擊。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王暢田本人以及光線傳媒的法律問題那都得求助他們這個圈子裡的律所,更彆提區區一家雜誌社了。
“你說什麼?可能暫停營業???”
“聽說是曝光地址後得罪了周易,周易親自指揮人乾的。”
“臥槽周易這麼狠的嗎?”
“主要是曝光了範冰彬的位置吧,不是說她是周易的情人嗎,周易本人地址曝光不曝光也就那樣。”
“不好說,範冰彬應該沒這麼大麵子,可能是殺雞儆猴?”
“老板之前不是說不構成法律上的犯罪事實嗎?”
“你猜現在全中國最懂法律條文的那批人在哪裡?”
“……”
約莫一個多小時後,同事們七嘴八舌的交流著通過彼此人脈探聽到的內幕——卓偉又點了一根煙,感覺自己那剛剛步入正軌的明亮前途又黯淡了下去,眼睛裡滿是惆悵……
媽的!
他就想安安穩穩賺點大錢,他有什麼錯?!
他甚至都刻意避開了周易不去報道,為的就是避免自己再被開除。
結果現在好了,他是沒被開除,但入職的新公司貌似要被周易乾倒閉了。
操!
這都什麼冤孽!
我天生跟周易八字犯衝嗎?!
就這濫用影響力和小肚雞腸的態度,他能當受人敬仰的音樂皇帝???
這他媽是昏君!
是實打實的昏君!
昏君啊!
“事實上,什麼亞洲音樂皇帝啊之類的外號,都是外媒那邊過於誇張化的新聞表態而已。你知道的,有些國家的娛樂媒體向來比較喜歡用浮誇的比喻。”
華納,1號錄音棚內。
周易直言外媒所報道的亞洲音樂皇帝這一稱呼就是一種捧殺:“就像我之前說的一樣,外國人對我們、對中國的認知還遠遠不夠,奧運會毋庸置疑是一個能夠展示我們自己的窗口。
“我很幸運,歌曲以及MV能夠讓更多外國人了解現在的中國……”
“這一次雅典奧運會最後的八分鐘舞台排演難度是不是很高?”
“對。”
這一次,周易倒是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雅典方麵一開始就很不配合,我認為這是完全不符合奧林匹克精神的……”
反正在他記憶裡的奧運紀錄片裡也有參與人員高頻吐槽八分鐘雅典的不配合,周易自然也就是直接點名沒在怕的。
“如果說出去後真正讓我說認識到了什麼的話,那絕對是他們的音樂市場被培養的足夠好,所以我也想要儘可能的把這方麵的經驗爭取帶進華語樂壇。”
麵對著鏡頭侃侃而談的周易描繪著自己對國內外樂壇的差異認知:“他們的音樂商業化已經做成了完整且完善的產業鏈,但我們還沒有,我覺得這很正常。
“國外的,尤其是像歐美、日本這些地方,他們的流行音樂早發展太長時間了,而我們內地樂壇目前正處於一個萌芽期,需要正確的商業化引導才能讓這棵幼苗茁壯成長,為後來者創造富有生命力的生存環境……”
簡而言之一個字:爺雖然要轉型大搞商業了,但由於是第一次,所以又保留了一點小眾的音樂特性融合,好讓你知道我是故意在搞商業化的,可能沒把控好量。
當然了,這段市場論是《音樂人生》節目組人員錄的。
康暉負責的奧運組很忙,除了周易以外,他還要采訪周建輝、錢江甚至於孫燕茲、汪風等等華納成員,體現華納上下一心支持周易備戰奧運歌曲的決心。
隻不過大夥說的都是客套話。
沒辦法,畢竟是正式的官麵場合。
央視的節目組回去後如常製作,華納的一切也都在如常運轉,隻有《明星.BIGSTAR》的人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緊張兮兮——
因為第二天,昨天還跟他們保證都是小事的主編陳曆誌也被帶走接受調查了。
偌大一個雜誌社,兩天之內接連沒了總編與主編。
這對於內地的傳統娛樂媒體群來說,還是頭一次。
王暢田人都麻了。
不是哥們,大家各取所需,沒必要做這麼絕吧?
“王總,周易那邊說他本人正在還在接受央視的訪談,暫時沒時間與您通電話。”
秘書反饋的消息讓王暢田心情更糟糕了。
就央視那個逼采訪能耗一天就差不多了,這都第二天了還采?
但央視這個擋箭牌又確實好使。
而更讓他心情煩躁的,是《南方周末》把這件事踢爆了——
10月18日,作為曾光明的老東家,《南方周末》直接將曾光明接受調查的事情擺了出來,隻不過在是誰讓他光速被調查這件事,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很明顯,這是想帶周易節奏的。
王暢田眼前一黑,一拍腦門感覺要完犢子。
隻不過,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事情發展極其出乎他的預料——
互聯網上,這事居然沒掀起什麼風浪?
“什麼情況?”
“我們的新聞被壓了?”
《南方周末》的人也丈二摸不著頭腦。
他們正準備線下渠道聯合線上一起打一套組合拳,既能夠吃周易的流量賣銷量也能幫老同事在輿論上造造勢,結果發現網絡上的輿論好像有點不太對……
“不對啊,我看也都有新聞稿啊——臥槽為什麼瀏覽量這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