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聖張旭因之茅塞頓開,筆走龍蛇,成就絕妙丹青。
而師師之劍舞雄妙,氣象萬千,空靈灑脫,舞出了道韻,幻化時空仙河,以劍道證仙道,神遊縹緲蒼穹,比公孫大娘有過之而無不及。
高澄觀劍舞中感悟凡人拔劍術,感受到黑白雙旗的旗意萌動,後心旗合一,隨舞開合,旗勢也猛然雄渾,揮出一道道芒光,幻龍怒嘯,空中發出撕裂之聲!
吾道不孤,因劍舞而悟旗勢,高澄恍惚間將天煞龍影旗遁突破到第二層“雷裂”!
金帶、清雲真人和神行大王觀看兩人合舞都震憾了,煞氣侵體,神色惶惶!各人在觀賞中各有感悟。
幸而二盞茶功夫二人己然暢快舞完,那鎮壓全場的氣息過了一會兒才消逝。
“咦,吾道不孤也!”師師暗自驚喜,鳳目凝望高澄片刻。
“第二支舞是孔雀舞《雀之幻》。”師師換上帶有孔雀翎的彩色羽衣,羽翎綴上鑲有金圈的“圓眼”紋圖案,重新上場,微笑輕語。
隻見師師四肢和軀乾的所有關節要重向下屈伸,全身均勻顫動,形成“三道彎”,舞姿優雅大方,靈活內斂,素手靈動,跳躍翻轉。
“飛山”,“開屏“,“搖翼”,“點水”,“林中行走”等演示孔雀的美麗與婀娜,合什禮道祖,演繹降妖除魔,引甘露化渡蒼生,祈福衛道。
問蒼天大道,顯現出濃鬱的悲憫蒼生之意,表達憐己憐人之思緒。
形神唯妙唯肖,似乎師師是孔雀化身,或者師師本就是孔雀?!高澄突然聯想起封神演義世界的孔雀化身的孔宣,而她自稱姓孔,與孔宣是否有關係呢?
高澄隨舞而動,演練八段錦,丹田太乙真氣絲絲跳躍,與旗遁煞氣彙成清流,循奇經八脈流轉,漸漸貫通全身,感悟中由練氣三層突破至四層!
“第三支舞是驚鴻舞。”師師換上鵝黃色霓裳羽衣。正是穿上鎧甲可以馳騁沙場,脫下戎裝也能柔情似水。
師師舞步巧騰挪,飛袂拂雲雨,猶如鴻雁在空中翱翔,飄逸柔美,起舞弄黃影。演繹百靈不斷掙脫各種束縛,向往光明世界,渴求身心自由。
此舞猶如唐代《東樓觀舞》描述的“翩如蘭苕翠,婉如遊龍舉。”,“低回蓮破浪,淩亂雪縈風。“,“唯愁提不住,飛去逐驚鴻。”
猶如《倚天屠龍記》中黃衫神秘女縹緲來去,演示摘葉飛花彈指神通,驚豔眾人。
觀賞中,高澄一切隨心,意動衝天,前世舞王舞技激發,演繹伏羲八卦步,身形由慢而快,逐漸幻成雙龍影,天煞旗門大遁八卦身法提升了一個小境界。
三次觀舞演練竟讓他感到元力生生不息,猛烈衝擊一種牢寵禁錮,意念縱橫,催促意識升為靈魂。
高澄站在院中,意識在迷霧海洋中隨波逐流,無我無明無道,猛然心神一顫,一種偉岸的力量自雙瞳中激射而出,照射迷霧海洋,牢籠破裂,墜入虛空。
一個仙風道骨飄逸的靈魂在打量著自己,無甚重量,象鴻毛一樣輕盈,在虛空世界飛翔。
炯炯神光看儘迷霧,高澄感覺回歸真身,能感應千米內任何力量波動,頭目清明,有著從沒有過的自然。
完美凝煉元神,如若以西山元神秘功再來修煉,靈魂將自主成長,不久具有攻擊性。
高澄全身太乙真氣彙聚下沉,丹田形成元神元力容器,淨化煞魄,可以每天每時加持,修仙之路上邁過了一個重要的小坎。
金帶觀高澄異常,感知他在感悟中提升了境界,周身氣場磅礴,形成一個青色護體波盾!
師師舞畢,輕調氣息,也感知高澄身上異常,轉眼望去。
虛空中隱隱雷聲翻滾,高澄氣波由強變弱,由青色變成淡白,一息後看到他雙手抱頭,突然大叫一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