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問道!
“怪不得諸葛澄也就是高澄長得和南宮驚鶴十分相似,原來他有可能就是南宮驚鶴的雙胞胎。不知諸葛澄現在身在何處?我要儘快找到他,把真相告訴他,讓他們兄弟相認,也讓南宮夫人享受天倫之樂。”
薑劍想到這裡,立刻向老媽媽告辭,匆匆離開了諸葛家莊。
薑劍從諸葛家莊一路打聽到光州縣城,又從光州縣一路打聽到光州城裡。
山裡的廟宇道觀,薑劍都一一到訪打聽,還是找不到高澄的下落。
連日的奔波,來到光州城裡,薑劍終於累得趴下了。
諸葛澄也就是高澄,己發現金城廣裡高安並非他生父,也在秘密調查自已身世,離開光州,馬不停蹄地奔往西山。
時值秋天,一路上,遭遇大雨,龍河泛濫成災。
沿岸的老百姓遭遇水災,顆粒無收,到處餓殍遍野,逃荒要飯者比比皆是。
高澄由於一路上遭遇大雨,患上了霍亂,再加上一路饑寒交迫,終於病倒在路上。
路上逃荒的人們自顧不暇,哪裡顧得上這個素不相識的叫花子。
連日大雨之後,出了一個晴朗的天氣,太陽火辣辣的照在病倒路上的高澄。
高澄隻覺得全身暖洋洋的,他支撐著爬起來,拄著一根小木棍繼續向前。
來到了一座荒廢已久的破道觀裡,高澄突然覺得頭昏腦漲、耳聾目眩,身子骨不由自主的癱軟下去。
也許是高澄命不該絕,正在這個時候,破觀裡來了一個化緣的老道人。
老道人看到躺在地上的年輕人,蹲下身子,用手指探了探鼻息。
老道人發現他還有呼吸,立刻將他扶起坐在靠門口,扳開他的嘴,往嘴裡塞了一粒藥丸子。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高澄悠悠醒來,睜開眼睛,看到一個慈眉善目的老道人坐在他的身邊,忍不住問道“真人,這是哪裡?”
“這是無名山下的破道觀裡,剛才我進來的時候看到你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因此將你救起。年輕人,你染上霍亂了,病的不輕,剛才要不是我給你服下了一粒祛暑的藥丸,說不定你這命要報銷在這破觀裡。
這也是你命大福大造化大。孩子,我看你衣衫襤褸,麵黃肌瘦,一定吃了不少苦吧!你是哪裡人?你的父母家人呢?你孤身一人要到那裡去?”老道人關心的問道。
高澄聽了老道人的問話,忍不住嗚嗚的哭了起來。
“施主,彆難過,有話慢慢說。”老道人安慰道。
高澄揩了揩臉上的淚水,說道“我叫高澄,本名叫諸葛澄,老家在光州縣麻城鄉諸葛村。我爹娘都已經去世了。家裡沒有兄弟姐妹,從小被金城廣裡一位藥鋪老板收養,再後來被太乙峰劍仙門門主清武散人收我為徒。”
“在太和峰我遭遇妖魔伏襲,在搏殺中我受傷,意外觸發機關穿結界來到龍河邊上,卻遭遇了連日的大雨,我淋了雨,又加上好幾天沒有飯吃,內傷發作,所以病倒了。”
高澄行道揖感激道“今天我撿回這條命,幸虧危難之時遇到仙長這樣的貴人。仙長,謝謝你,你的大恩大德,高澄沒齒難忘。不知仙長在哪裡修行?可否相告?”
“哦,你是太乙劍仙門清武散人的弟子?!孩子,我們是同門呀!貧道就住在這無名山上,山上有一座太乙觀,那就是貧道修行之所。
貧道日裡雲遊四方,很少在觀裡參道,今日你能在這裡遇到貧道,那就是緣分。
孩子,你在光州難道沒有聽說過薑劍嗎?他就在離光州不遠的黃安縣。他可是西山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得大能傳承。
他有一位徒弟名叫南宮驚鶴,也很不錯。你何不拜他為師?”
“唉——彆提了,都怪我一時意氣用事離開了黃安縣,要不他早就成為我的師父。”高澄嗟歎一聲說道。
“為什麼大好的機會不把握?”老道人問道。
高澄於是把黃安縣發生的一切講給老道人聽了。
老道人聽了大吃一驚。
“什麼?南宮驚鶴和你長得很相似?還說你有可能是他的雙胞胎弟弟?你也是光州縣麻城鄉人,諸葛家莊離光州龍裡沒有多遠,你娘生你的時候,年齡有多大了?你今年多大了?”老道人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
“真人,我也感到納悶,那南宮驚鶴的確和我長得相似,而且我們年齡、個子都差不多,這會不會是巧合?諸葛家莊離光州龍裡隻有十幾裡路,我娘生我的時候已經快六十歲了,而且我有沒有兄弟姐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也弄不明白。諸葛家莊的人都說我是我娘親生的,難道他們騙我不成?”高澄說道。
老道人聽了,更加肯定,眼前這位諸葛澄就是南宮澄。他有一種心靈感應,不然,今天就不會這麼巧合。
“孩子,實不相瞞,十多年前,我曾經去過光州龍裡,光州龍裡南宮智潤家生了一對雙胞胎,哥哥叫南宮驚鶴,弟弟叫南宮澄,這名字都是我取的。
隻因南宮澄臉上戾氣太重,我才要南宮智潤把孩子從水路送走。唉——如今想起來,真是罪過。但願這孩子像你一樣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老道人嗟歎道。
高澄聽了默然無語。
“孩子,你身體虛弱,病還沒好,不如隨貧道一起上山,先把傷療好再做打算。此去西山路途遙遠,帶著病怎麼能行?走吧!隨我一起上山。”老道人說罷攙扶起高澄向山上走去。
老道人把高澄帶回無名山,研製中草藥,對症下藥。
不到幾天,一個生龍活虎的高澄從閻羅殿裡走了回來。
“多謝真人救命之恩,不知真人法號,還望相告,日後高澄不管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真人恩德。”高澄跪下謝恩。
“無量天尊,善哉、善哉!孩子,你我有緣,救你隻是我的本分,無需多禮。貧道法號靜善,平日裡雲遊九州,居無定所,這無名山隻是貧道修行的一處。
孩子,當今大商天下搖搖欲墜,東夷和東魯魔域妖穹虎視眈眈,南麵有蠻夷蠢蠢欲動,大商子民積弱難返,國勢垂危,將來保衛我大商疆土,全靠你們。
貧道不懂武道,隻是略通醫理,平日裡走南闖北,隻為濟世救人,消災解難。不過,貧道的師弟是西山道武,法力了得,你既然胸懷大誌,貧道就成全你,介紹你到我師弟哪裡學習道武。”
高澄聽了靜善真人的一番話,感激涕零,又向靜善真人磕了幾個響頭,欣欣然說道“高澄謝過真人,多謝真人成全。”
“孩子,起來吧!你的身體剛剛恢複,不宜長途跋涉,不如暫時在這山上盤桓幾日,幫我研磨草藥,配置藥丸。再過天,貧道就要下山雲遊,到時候我們一起去西山,你看如何?”靜善真人征詢道。
“既然真人願意陪我走一趟,高澄感激不儘。真人,這幾天我幫你配藥,你教教我藥理、藥性,讓我也長長見識。”高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