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節流與開源_大明壽寧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壽寧侯 > 第146章 節流與開源

第146章 節流與開源(2 / 2)

弘治皇帝一甩手,說道“此事休要再提!”

“陛下,您可知福建官員勾結倭寇進行海上走私,獲利幾何?”

一提到錢,弘治皇帝頓時來了興趣。

“以福州知府陳傅為例,此人常年走私絲綢、陶瓷等貨物,販賣到琉球、扶桑、高麗等國,一年獲利不下銀百萬兩。”

弘治皇帝聽到此處,不由得軀一震,怒道“真是豈有此理,國庫去年的歲入也才一百五十萬兩!”

張鶴齡意識到自己摸到弘治皇帝的命門了,隻要提錢,沒有辦不成的事!

“陛下,若是開海阻力太大,臣建議,可以先開官道,等時機成熟,再逐步放開。”

弘治皇帝滿腦子想著一百萬兩銀子能不能裝滿自己的乾清宮,聽到張鶴齡這麼說,便問道“你是說,由官府出麵,出海貿易?”

“對啊,出海貿易可以賺銀子啊。”

張鶴齡思緒清晰,反正隻需要說怎麼賺銀子就行了。

“海外蠻夷之國,哪來的這許多銀子?”

“當然有啊,當年三寶太監七下西洋,萬國來朝,這些國家小是小了些,但也是國啊,都有君臣、百姓,有自己的製度,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無論哪個國家,金銀永遠最是穩固的貨幣。”

弘治皇帝心動了,大明朝缺銀子啊!

張鶴齡的話宛如一塊巨石,投入了弘治皇帝的心裡,那心田深處,漾出漣漪。

一直以來,人們墨守成規的認為,大明的物產大抵隻有這麼多,為了防備災年物產不足,就必須杜絕奢侈,故步自封的躲在家裡,能省則省。

因此,朝廷的一切方針,都是圍繞著節流去的,整個大明朝,自上到下,俱以儉為榮。

戰爭?

能避免則避免,畢竟戰事一起,耗費的錢糧便海了去了。

下西洋?

太浪費了,即便是文皇帝時期七下西洋,萬國來朝,但是實際上並未給大明帶來實質的收益,至今還被不少清流噴呢。

朝廷一切的開支,能省的就省,哪怕是養兵,也是劃出一塊地,自己屯田去吧,餉銀就不給了。

朱重八同誌曾經自豪地說過,朕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粒米。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貨幣不流通,經濟便得不到發展。事實上,從明初至今,國庫的收入,幾乎沒有太大的增長,一百多年前是什麼樣子,如今還是什麼樣子。

弘治皇帝曆來隻知道節流,卻從來沒有想過還有開源這一說,張鶴齡的話仿佛為自己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海上貿易,真的能行?

蠻夷之國,真的能賺來銀子?

不知為何,弘治皇帝的潛意識中覺得張鶴齡說的話,應該是正確的。

咦?自己為何會有這種想法?

但是,想要開海,勢必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甚至弘治皇帝已經預想到那些清流會怎麼說,無非就是大明朝物產豐富,可自給自足,不需要耗費錢糧跟那些蠻夷之國搞什麼外貿。

但是,說來說去,哪怕你說破了天,祖製豈是說改就改的?

弘治皇帝最終還是搖了搖頭,說道“此事暫時擱置,以後再議吧。”

張鶴齡也知道,凡事講究循序漸進,不可之過急,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抓住機會,不斷把新的觀念展示出來,潤物細無聲,終究能起到作用。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夥伴!找不到書請留言!


最新小说: 神父的諸天世界大冒險 女友罵我窮逼,一年後我全球首富 九零重生:大佬的嬌寵小祖宗 749局:神秘檔案 僵屍:逆天徒兒,驚呆師父九叔 亮劍:從邊區造到大國重工 逆光綻放:她在廢墟裡種玫瑰 開局錦衣衛:從抄家開始無敵 蝕月歸墟 活人禁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