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驚豔問世,燧發槍!_大明壽寧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壽寧侯 > 第170章 驚豔問世,燧發槍!

第170章 驚豔問世,燧發槍!(2 / 2)

隻見楊懷瑾兩手握著短銃,哢嚓一聲,從中間折開,然後拿出一顆黑色的鉛丸塞進槍管,又拿出一個圓柱形的紙包塞在後麵,再然後又是哢嚓一聲,將槍管掰回來。

張鶴齡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後式裝彈都研究出來了?

楊懷瑾看到張鶴齡的反應,解釋道“恩師,是這樣的,因為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如果彈丸偏,擊發出去很容易偏離目標,所以,彈丸最好是和槍管吻合。但是由於做工的問題,又不能保證每顆彈丸都能和槍管完全吻合,因此,我們想了個辦法……”

張鶴齡暗自點頭,可不要瞧古饒智慧,厲害著呢!

“……將彈丸製作的比槍管略大一些,因為彈丸是鉛,比較軟,即便是比槍管大一些也能塞進去,這樣可以保證彈丸和槍管是完全吻合的,但是新的問題又出來了,將彈丸從槍口往裡麵塞的時候,需要用鐵釺用力戳進去,很麻煩。因此,有匠人提議,將槍管和槍膛分離,從槍管後麵裝彈,隻需將彈丸和火藥壓入即可,此過程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甚是便捷。”

楊懷瑾裝好憐藥,然後將槍口垂下,遞過來。

此時張鶴齡心中很是詫異,這種填裝彈藥的方式需要解決槍膛密閉的的問題,方才聽楊懷瑾已經試驗成功,意思就是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若是將彈丸和黑火藥換成無煙火藥做成的子彈,再將槍管內壁刻上膛線,就完全成為一把現代手槍了!

“恩師,這把短銃的最大有效擊距離可達五十步,超出五十步,便不準了。”

五十步就是大約二十五米,對於手槍來,二十五米的精準度已經很不錯了。

前方大約三十步遠,豎著一支靶,張鶴齡舉起槍,用準星對齊,扣動扳機,砰地一聲響,再看那靶,被打穿一個大洞。

張鶴齡很滿意,感覺比亨利送的那柄短銃厲害多了。

“生產了多少?”

“目前主要生產的是長管槍,短銃隻有一柄,是留給恩師防的。”

張鶴齡又拿過一支長管槍,槍結構和方才的短銃完全一致,槍管可以掰開,然後從後麵壓入彈丸和火藥包,不過這次的火藥包好像要大一些。

“長管槍的火藥量要多一些,有效擊距離是一百步。”

一百步,也就是五十米,所謂的神手,擊距離不過才一百步,自己給蟒衛裝備的弩弓可達一百五十步,甚至二百步,但是弩箭的速和燧發槍沒法比,不是一個檔次的。

緊接著,楊懷瑾又拿出一個更長的火藥包,外型如拇指般大,道“這是散彈,在火藥裡裝填了十幾顆鋼珠,沒有鉛丸的遠,也沒有精準度,但是擊覆蓋麵很廣,主要是針對近距離作戰。”

然後,楊懷瑾拿起一顆手榴彈,道“這是按照恩師的吩咐製作的手雷,外殼是鑄鐵,裡麵填充的黃火藥,威力比霹靂彈強了十倍不止。”

張鶴齡接過來看了看,這顆手雷大和拳頭差不多,當初的霹靂彈隻有拇指粗細,而且霹靂彈是用弩箭出去的,為了減輕重量,外殼用的是紙,和煙花炮仗的外殼相似,這一次可不同了,完全就是現代手雷的標準。

可是,張鶴齡有個疑問,這手雷怎麼跟竹筒一樣,是個外表光滑的圓柱體?

“當時不是讓你做成橢圓形,方便抓取,為何做成這種形狀?”

楊懷瑾又拿出一個大家夥,張鶴齡看了看,是一柄弩弓,比蟒衛配置的複合弩大了一圈,但是很奇怪,弓有個圓筒,像個炮筒一般,看這個圓筒的大,好像和手雷的外徑相同。

楊懷瑾解釋道“恩師過,手雷主要依靠士兵的臂力投擲出去,但是學生想到,士兵的臂力有限,投擲距離一般在五十步上下,便是趙鐵錘這般的壯漢,最多也不會超過一百步,於是學生想到了恩師的弩弓,然後加以改造,可以將手雷出去,經測試,最遠可達兩百步。”

將手雷出去?

張鶴齡徹底驚呆了,這玩意竟然是個擲彈筒!

不得不,楊懷瑾在發明創造這方麵真是很有分,自己安排的燧發槍和手雷都給你整的明明白白,完了人家還額外贈送一個擲彈筒。

除了擊距離不夠,這玩意完全堪比迫擊炮啊。

怪不得敢跟兵部尚書叫板,有實力的人,就是這麼囂張!

“回去加緊生產吧,如今戰事已經開啟,這些新式武器至關重要,早一運往前線,便可早一結束戰鬥。”

楊懷瑾回道“手雷倒還罷了,隻是燧發槍的製作非常繁瑣,每個零件都要嚴格檢驗,隻能一支一支來組裝,還有就是精鐵有限,目前無法大規模生產。”

“能做多少算多少,為師有預感,這些東西很快就要派上用場了。”


最新小说: 想吃絕戶?我帶養父嫁進軍區大院 年代:夫妻都有金手指的美好生活 詭案筆記:開局繼承宋慈仵作禁術 當祂們認為你是醫生 探案係統綁定落魄書生 太太彆演了,禁欲傅總會讀心 魂穿劉備,我二弟天下無敵! 星塵遺書 讓你當後娘,你躺平成全家白月光 明末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