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齡詫異地問道“大哥,這三百人可是你的全部家底,不留在你邊嗎?”
張鶴齡搖搖頭,說道“陛下既然將蟒衛將士交給我,就沒打算讓他們留在京師。”
張延齡不解,問道“什麼意思?”
“我的封地在夷洲,人卻要留在京師,你可知為何?”
“不知。”
“因為隻有這樣,我才能繼續獲得陛下的信任,若是我回夷洲,便有擁兵自重之嫌。所以,我隻能留在京師,而且,邊不能有任何兵力,現在我雖然還是蟒衛指揮使,但是蟒衛隻剩下一報係統,也就是說,從此以後,我手中再無實權。”
張延齡大致聽懂了,說道“那好吧,明我進宮去見一下阿姐。”
張鶴齡點點頭,夷洲島遠在千裡之外,這一去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了,張皇後定是舍不得。
安排好這些,張鶴齡再次來到南山。
平裡,大家對這位恩公非常,但也隻是打個招呼,行個禮,或者說幾句話而已,就好像老朋友一般,但是今,氣氛有些凝重了。
蟒衛三百將士的家眷全部跟隨出海,另外,還有一些讀書人和莊戶,加起來總共有大約一千戶,三千多人。
眾人紛紛和張鶴齡拜彆,張鶴齡也一一回禮,這些人即將遠赴海外,為建設新的家園出一份力。夷洲島以後能到達什麼樣的高度,就全靠這些人了。
忙活了一整天,晚上正要休息,卻見張六陽找上門來。
“表叔,俺有事找你。”
“進來說吧。”
張鶴齡實在累的不行,懶得起,便半倚在頭上。
麵對自己的大侄子,隨意一些也無所謂。
“表叔,咱們河間府興濟老家還有很多族人呢!”
這麼一說,張鶴齡才反應過來,對啊,這可都是至親啊,怎麼能把他們給忘了!
夷洲島上,不管是原住民、軍屬家眷還是遷徙的流民,畢竟都是外人,而張家人則不一樣,血濃於水,他們若過去,便是半個主人,自當儘心竭力。
“明你先回興濟通知一下族長,等我這邊安排妥當,當回鄉祭祖,順便探望一下族人。”
京師距離興濟並不遠,三之後,張鶴齡帶了護衛孫虎、管家張全等人,快馬加鞭,隻一天時間,便抵達了。
這地方,一看就帶著淳樸家風的村落。
所有興濟縣的張家族人,都來了。
河間知府、興濟知縣,以及七七八八各種叫不上名的佐官,也都匆匆趕來。
族長張永年,也就是張鶴齡的二叔公,此時紅光滿麵地等著靖海侯到來。
以往對他理不理的知縣,現在前倨後恭,拉著張永年的手,不斷的噓寒問暖“老太公,你可要注意自己的體啊,你們張家是積善之家,忠門之後……”
,
,
,
,
,
,
,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夥伴!找不到書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