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壽寧侯!
雖然已經告知天下,夷洲島廣納流民,但是結果並不理想,很多人寧願繼續當流民,也不願出海。
最終,南山莊戶約一千戶,興濟張氏約五百戶,其餘的流民陸陸續續報名的大約五百戶,總共兩千戶,約萬人上下,自天津港啟程出海。
張鶴齡的全部產業都交出去了,大本營南山工業區也被充公了,娟秀閣還保留原來的模樣,掌櫃和店員都在,但是收益已經成為國庫內庫五五分,內庫的五成是張皇後的。
南山書院現在成為半公益性的學堂,不過,張鶴齡設立的科研機構都被撤了。
這些搞研究的,大部分跟著船去了夷洲島,在那裡,將重新設立書院。
新書院將不再是以四書五經為主,而是涵蓋算學、物理、化學、醫學等很多的自然科學。
張鶴齡現在成了光杆司令,手上隻剩下一套情報係統,再無任何實權,甚至連車馬行,除了保留合作關係,其經營、收益都被朝廷接收。
可能弘治皇帝覺得光杆司令也是司令,乾脆把張鶴齡蟒衛指揮使一職也給撤了,然後給了個錦衣衛指揮僉事的職務,主管情報收集工作。
蟒衛指揮使和千戶官同級,正五品,錦衣衛指揮僉事,正四品。
指揮僉事上麵還有指揮同知和指揮使,從一個部門的一把手,到另一個部門當第三把手,還沒有實權,這個調動看似升了,實則是降到太平洋海溝去了。
不過,弘治皇帝對原蟒衛情報係統還是很看重的,現在雖然歸錦衣衛管轄,但是,隻由張鶴齡這個指揮僉事專人負責,其他人無權過問,就連指揮使牟斌,都不可以。
張鶴齡對這個結果並不在意,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自己本來就不想操那麼多的心,現在做一條鹹魚混日子也挺好的。
小娟順利生產,是一名女娃,張皇後很開心,弘治皇帝也很欣慰,親自為這個小侄女賜名叫做張小花。
張皇後很開心,是因為張家添丁了。
弘治皇帝很欣慰,是因為,張鶴齡頭上這個爵位暫時還沒有繼承人。
不過,張小花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土……
張鶴齡有些無語,但是,再土也是禦賜的,你還敢說個不字?
幸好是張小花,若是張翠花,你不也得乖乖接著!
有了娃,張鶴齡更是無暇分心,收集情報的事有李晨星負責,自己每天在家裡喝喝茶,陪著兩個老婆和小花花,這樣的日子還是挺愜意的。
這一日,一個奇怪的人登門造訪。
為何奇怪呢?
來的是一名和尚。
張鶴齡聽到門房通傳的時候,心中也很納悶,自己什麼時候跟出家人搭上關係了?
“是不是來化齋的?”
“小的也這麼認為,本打算給他些齋飯,打發了便是,但是那和尚死活不走,非說要見您,有要事相商。”
“不是化齋的,莫非是要錢?”
“也不是,給他錢了,還是不走。”
張鶴齡也很納悶,自己真的不認識什麼和尚啊。
門房突然想到一件事,說道“那和尚挺奇怪的,身邊帶了隻個猴子。”
和尚,猴子!
張鶴齡心中一個機靈,急得站起身來問道“那猴子是不是一人來高,身穿虎皮裙,手裡拎著一根鐵棒?”
“啊?”門房愣住了,撓了撓頭,說道,“就一隻普通的猴子啊,小小的,沒穿衣服,也沒棒子!”
看來不是那隻猴子,張鶴齡重新坐下,擺了擺手說道“算了,讓他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