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壽寧侯!
三十五萬兩!
張皇後倒吸一口冷氣,這可不是小數目,大明朝去年一年的稅收也就五百餘萬兩,這還是開海之後,商貿發展起來的結果,若是放在以前,一年有個百萬兩就不錯了。
現如今,一下子要拿三十五萬兩銀子出來,確實有點多了。
張皇後有些想不明白,一向以節儉著稱的弘治皇帝,為何變得如此奢侈?
雖然犒賞眾將士是理所應當,但是不一定非要拿銀子啊,可以賞點物件啊,比如說賜套衣服什麼的,也能顯示皇恩浩蕩,上來就砸銀子,這是什麼套路?
張鶴齡感覺鋪墊地差不多了,便說道“娘娘不用擔心國庫,這份銀子是靖海侯府出的。”
“什麼?”
張皇後聞言更加驚訝,怎麼還讓你出錢呢?
“娘娘不需要吃驚,為人臣子,當為陛下分憂,夷洲衛奮勇殺敵,值得犒賞。臣弟不過是拿些銀子出來,何足道哉?”
張皇後更加不願意了,這可是自己的親弟弟,老張家唯一的希望,當皇帝的怎麼能這麼欺負人呢?
“更何況,臣弟已經準備好了夷洲島交割相關事宜,這是臣弟最後一次與夷洲衛眾將士相聚,以後就算想賞,也沒有機會了。”
“夷洲島……交割?”張皇後有些沒反應過來,“為何交割,何時交割?”
“娘娘還不知道?”張鶴齡遲疑片刻,說道,“看來陛下並未和娘娘提起過,可能是臣弟說漏嘴了,哎呀,闖禍了。”
張皇後繼續追問“夷洲島到底是怎麼回事?”
對於自己這個弟弟,張皇後是非常關心的,畢竟在男尊女卑的年代,隻有男子才有權利繼承家業,才能代表這個家。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哪怕貴為皇後,也沒有權利繼承祖業。
張皇後在皇宮內衣食無憂,除了關心自己的兒子,然後便是自己的弟弟,張鶴齡也算爭氣,不斷建功立業,封靖海侯,食邑萬戶,也算是為張家長了臉。
現在卻聽到封地要被收回去,自然是滿臉的不情願。
若是張鶴齡犯了什麼重罪,朝廷該怎麼處置都可以,但是,人家不但沒有犯罪,反而接連立功,現在還要收人家的地,這是什麼道理?
張鶴齡早有準備,不慌不忙地說道“臣以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既然天下都是陛下的,臣的封地自然也不例外,在臣弟手上,還是在朝廷手上,並無區彆。”
張皇後聽到張鶴齡這樣說,心中稍稍有些平複,說道“真是難為你了。”
“食君之祿,當忠君之事,這都是臣弟應該做的。”
張皇後歎了口氣,說道“此事我會找時間和陛下提一提,怎麼說也不能老讓你吃虧。”
張鶴齡擺手道“娘娘不必如此,夷洲島之事,陛下自有聖裁,臣弟並無怨言。”
張皇後看到張鶴齡神色淡然,這才放下心來,然後說道“你能這樣想便好,眼下新年將至,延齡幾時回京?”
“二弟前些時日差人捎了口信,再有半個月就回來了。”
張皇後想了想,說道“去歲見到延齡之時,人都曬黑了,不過壯實了些,看起來挺有精神。”
張鶴齡笑笑,道“二弟多次出海,對他來說也是個不錯的曆練,如今不僅壯實,早已能獨當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