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壽寧侯!
午門外,群臣跟隨寧王魚貫而入,踏進皇城。
不去不行啊,身後都是錦衣衛,拎著明晃晃的鋼刀,感覺不像是在開玩笑。
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天空,照射在寧王身上的金色龍袍上,可能是因為這身衣服的材質太好了,竟然泛起一層淡淡的光暈,猶如傳說中的帝王之氣。
寧王臉色蕭肅,駐足觀瞧,雙眼貪婪地欣賞著四周的景色。
這一切,我終於得到了!
自初代寧王朱權之後,寧王一脈便窩在小小的南昌城中世代經營,好不容易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卻被張鶴齡那狗賊一鍋端了。
一想到張鶴齡,真是越想越氣,當初自己為了保命,被逼無奈,隻得委曲求全,將兒媳婦都拱手讓了出去。
甚至事後還要去皇帝麵前作證,是自己主動退婚,張鶴齡和婁素珍才是兩情相悅。
我呸!
恥辱啊!
遙想當年,燕王朱棣不守承諾,其後世子孫一再削藩,再到張鶴齡這個狗賊,多年積攢下來的恥辱湧上心頭,待登基大寶之後,一定要好好將其折磨一番,方能泄去心頭之恨。
“牟指揮使,現在是什麼情況?”
“回稟王爺,東華門和左順門都已經拿下,現在仍有一些禁衛在奉天門負隅頑抗,隻需要一刻鐘,便可以突破奉天門。”
牟斌是拿著張皇後的諭旨自東華門入宮,直至奉天門受阻,才不得不亮了刀兵。
寧王看著前方的奉天門,再進一步,就是奉天殿。
以往自己進這道門都是來朝見天子,今天,卻是接受百官朝見,這種感覺,妙啊!
“傳令下去,放下武器者,概不追究,若是負隅頑抗,夷三族!”
“是!”
此時,衛戍奉天門的將領正是金吾衛指揮、武定候郭珍。
武定候一脈在大明朝淵源甚深,自老朱同誌起兵之時,郭英便作是朱元璋的貼身侍衛,無論白天晚上,幾乎寸步不離於朱元璋左右,身經大小百戰,傷痕遍體。
朱元璋亦對其信任有加,最終安排郭英作為自己的宿衛,也就是朱元璋晚上睡覺的時候,郭英就守在外頭。郭珍乃郭英的嫡曾孫,襲了其爵位,所負責的,也是宿衛宮中,其地位可見一斑。
自從弘治皇帝病重,郭珍一直寸步不離,生怕那些彆有用心之徒趁機謀害,昨晚張皇後下諭旨傳召張鶴齡入宮,郭珍其實是拒絕的,後來,又加上了太皇太後的大印,這才勉強同意諭旨出宮。
誰成想,入宮複命的卻是錦衣衛指揮使牟斌。
牟斌聲稱寧王已反,自己是奉了靖國公張鶴齡的委托,前來保護陛下。
郭珍心生疑慮,但是看到牟斌手中拿著張皇後的諭旨,再三思量之下,便要求牟斌放下武器,隻身入宮,其餘錦衣衛則留在奉天門外等候號令。
牟斌自然不肯,在郭珍的再三盤問之下,牟斌終於按捺不住,亮出了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