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芳這才重新坐回去,說道“都指揮使的人選,當以忠為先,此人必須對陛下、對太子、對靖王殿下忠心不二,然後就是能力,綜合考量之下,下官倒是有個合適的人選。”
“說說看。”
“夷洲提刑按察使戚景通。”
大殿一角,左俊才終於有了正事可乾,正認真記錄著,一聽這話,險些又將筆扔了。
戚景通,誰不知道他是靖王的人?
你這貨除了拍馬屁是不是就不會彆的了?
乾脆將王守仁和俞元讚也調回來得了,對了,還有建昌伯張延齡,也弄過來!
以後大明朝乾脆改個名,叫大靖朝怎麼樣?
卻聽焦芳繼續說道“另外,內閣現在隻有三人,處理日常事務有些力不從心,下官建議,遷夷洲左布政使王守仁入閣,還有,兵部左侍郎勾結寧王,今日清晨在奉天門外已經被就地處決,兵部尚書馬文升年事已高,需要一個得力副手,這兵部左侍郎一職,夷洲衛都指揮使俞元讚比較合適。”
左俊才要崩潰了,不帶你這樣的啊!
張鶴齡深感欣慰,說道“今日先把錦衣衛都指揮使的人選定下來,你說的另外兩件事,需要與內閣和吏部合議方可。”
“殿下說的是,不過,曆來錦衣衛都指揮使的任命都是由陛下定奪,不需經過內閣和吏部,下官隻是提個建議,最終人選如何定奪,還需殿下欽點。”
張鶴齡看了一眼左俊才,故意加重語氣,道“此人乃本王舊部,如今本王輔政,調任戚景通任錦衣衛都指揮使,恐怕不合適吧?”
焦芳趕忙說道“舉賢尚且不避親,更何況此人和殿下非親非故,而且,戚大人無論是對陛下,還是對殿下都忠心耿耿,下官以為,錦衣衛都指揮使一職非戚大人莫屬。”
“既然焦學士堅持舉薦戚景通,”張鶴齡歎了口氣,說道,“本王也覺得此人比較合適,就勉為其難同意了吧!”
左俊才屈辱地寫道“……錦衣衛都指揮使人選,內閣大學士焦芳舉薦夷洲提刑按察使戚景通,初靖王避嫌不納,經焦學士再三勸說,勉強同意……”
張鶴齡又說道“最近蕭敬常伴陛下左右,無暇公務,司禮監也需要變動一番。”
焦芳立刻明白了,說道“下官以為,穀公公可堪大任。”
張鶴齡不動聲色地說道“是嗎?”
穀大用站在一旁不敢之聲,也不敢有任何表情。
司禮監不僅僅是管理宦官與宮內事務,更是掌握著讓人聞風色變的東廠,所以,司禮監一把手的選擇需特彆謹慎。
焦芳已經認準了張鶴齡會選穀大用,要不然為什麼讓他跟在身後?
“麵對叛軍攻城,穀公公奮不顧身,投身前線,更是太皇太後欽點的內庭總管太監,下官以為,穀公公接管司禮監比較合適。”
左俊才是真的不想記了,自己可是禦前翰林修撰,明明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記錄下來的卻是另一番,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屈辱啊!
可是,你的職責就是記錄,聽到什麼就要寫什麼,偏偏就是無可奈何!
本來,錦衣衛和司禮監的任命都不需要通過內閣和吏部,但是張鶴齡要選的人是戚景通,這才需要借焦芳之口,來堵其他人的口,順便把穀大用的事也擺出來。
…………
推薦一本曆史新書《大明從揍了武宗開始》,開局揍了朱厚照,怎麼辦,在線等!
喜歡讀明朝的朋友們可以收藏一下,悄悄說一句,已經過了內簽,沒投資的抓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