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壽寧侯!
問題無法解決,內閣隻得再次來到文華殿,向靖王彙報了情況。
張鶴齡仔細思索了一番,說道“主帥的人選需慎重,這幾天可以再議一議,先鋒部隊的統帥定了沒有?”
劉健搖了搖頭,道“也沒有定下來。”
“既然要搶占先機,就不能再等了。”
“這三千先鋒部隊是從三大營抽調出來的,三大營都有推薦了統帥人選,很難做出決斷。”
“既然如此,那就從三大營之外另行委任。”
“這……”劉健搖了搖頭,道,“主要是近幾十年很少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將領們缺乏經驗,選來選去,都不甚滿意。”
張鶴齡笑了笑,問道“是誰說的近些年沒有大規模戰爭?”
劉健回道“自成化帝以來,漠北諸部與我大明邊軍小規模衝突不斷,但是,並沒有……”
“等一下!”張鶴齡舉手示意,道,“劉大人,戰爭並不都是發生在漠北的。”
劉健突然愣住,對呀,靖王這個家夥不就是靠著大敗扶桑軍才封的大明朝第一位萬戶侯嗎,怎麼把他給忘了?
要知道,靖王手底下都是好手,王守仁、戚景通、俞元讚,隨便拉出一個來都可以獨當一麵的。
但是,王守仁現在坐鎮夷洲島,戚景通剛剛上任的錦衣衛都指揮使,這兩人暫時不能動,那麼,隻有俞元讚了。
“回殿下,老臣以為,夷洲都指揮使俞元讚可以勝任。”
張鶴齡再次笑笑,道“殺雞焉用宰牛刀,一個先鋒將軍而已,何況俞元讚最好不要動,南洋諸國能否穩定,全靠夷洲都指揮使司。”
劉健問道“殿下可是有其他合適的人選?”
張鶴齡點點頭,道“確實有一個。”
“敢問……”
“原虎賁營千戶官趙鐵錘,此人身高八尺有餘,力大無窮,在夷洲島與扶桑人作戰時甚是勇猛,可堪大用。”
不打仗的時候,趙鐵錘便被張延齡拉著作為貼身護衛,因為有這麼個大家夥在身邊,不管去哪裡,都很有安全感。
眼下趙鐵錘也跟著張延齡來到京師,張鶴齡早就覺得這種人才做保鏢實在是浪費,現在終於有發揮的機會了。
劉健可沒見過,有些疑惑地說道“此人既然曾在虎賁營任職,為何又離開?”
既然是“原”虎賁營千戶官,說明現在已經不是了,這其中定有原因,這麼大的事,還是問清楚的好。
“此人因為得罪了朝中權貴,險些喪命,是鄭子純大人將他保了下來,此後他便追隨鄭大人,後來鄭大人遇害,本王為鄭大人平反的時候,他便跟在本王身邊。”
劉健點了點頭,當初張鶴齡為鄭子純平反,跑到福州砍了一群人,這件事他是知道的,既然鄭子純能收留趙鐵錘,說明此人本性不壞,隻是不知道能力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