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壽寧侯!
漠北的夏季並不炎熱,風中飄著濃濃的血腥味,讓人感覺陰冷刺骨。
趙鐵錘此時心亂如麻,他很清楚,敵軍這一次衝擊意味著什麼。
戰鬥即將結束,自己和身後這些將士們將會力竭而亡,然後化作一堆枯骨,散落在山上的每一處角落。
運氣好的話,明軍會將他們的屍體運回家,就算沒辦法攜帶,起碼能就近挖個坑埋了,也算是入土為安。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要永遠就留在這裡了。
回想自己這一生,起起伏伏,走投無路之時,是靖王殿下收留了自己,安排自己去前線曆練,又親自任命為北伐大軍先鋒營統帥。
然而,自己終究還是辜負了靖王的信任。
也可能是因為前麵一直遵照靖王的安排,屢戰屢勝,給了自己和眾將士一個錯覺——
蒙古騎兵不過如此!
現如今才知道,並非敵軍孱弱,而是靖王殿下棋高一籌,這裡所發生的一切,都在人家的掌握之中。
隊伍出發之前,靖王曾將自己叫到府上,事無巨細地說了整整一個晚上。
從隊伍配置,行程安排,每一步的計劃,以及可能遇到的敵情,什麼情況下該怎麼打,每一條,每一步,都有詳細的交待。
而自己率隊出長城以來,也確實一直在嚴格執行靖王的命令。
第一戰,敵軍三千騎兵突襲大營,瞬間灰飛煙滅。
第二戰,敵軍兩萬人馬壓過來,死傷過半,落荒而逃。
更可怕的是,這兩戰下來,明軍的戰損幾乎為零,隻有幾個輕傷,其中還有一個是被同伴絆倒後,被炮管砸到了腿骨……
這種戰績是何等的風光!
不誇張地說,就算當年的開國名將徐達、藍玉等人也做不到吧?
所以,當敵軍再一次潰敗之時,終究沒忍住,追了出來。
事實證明,一旦不再遵守靖王的安排,局勢馬上就會脫離控製。
今日敗得越慘,越能證明靖王的高明,所謂的運籌千裡之外,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
可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戰死之前儘可能多殺幾個,反正早就夠本了,多殺一個就賺一個。
“殺!”
趙鐵錘一馬當先,揮舞著兩柄鐵錘,如同發瘋的黑熊一般,衝向湧來的敵軍。
經曆了一天一夜的奮戰,明軍的精力已經消耗殆儘,若不是依靠最後的意誌在堅持,恐怕隨時可能會倒下去。
就在所有人瀕臨崩潰的邊緣,突然,戰場上再生異變!
轟隆!
轟隆!
巨大的轟鳴聲傳來,一時間整個山頭都在震動,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動作,看向遠方。
趙鐵錘渾身是血,疑惑地看向聲音傳來的地方,好像……
轟隆!
轟隆!
炮聲再次傳來,落入山腳下蒙軍陣中,掀起巨大的氣浪,一時間死傷無數。
趙鐵錘終於確認了,這是明軍陣中才有的紅衣大炮!
難道是?
趙鐵錘擦了一把臉上的血水,努力向遠處看去,目視所及之處,一支不下十萬人的大軍整齊地前進著。
大軍最前方,一杆金身紅底藍邊龍旗,代表著大明天子,另一杆靖王軍旗,代表著主帥的身份,兩杆大旗之下,則是這一次出征的主帥——靖王張鶴齡。
“繼續開炮!”
傳令官揮舞手中的旗子,紅衣大炮陣地收到命令,再度發出震耳的咆哮。
張鶴齡三日前便已經抵達了榆木川,結果卻發現是一座空寨,一問才知道,趙鐵錘竟然帶著全部主力追擊敵軍去了。
根據留守將士的描述,張鶴齡明顯察覺到事情不對勁,憑著自己對蒙軍的了解,這很可能是一個陷阱。
按照原來的計劃,是大軍抵達榆木川之後,主打防守反擊,步步為營,階段性向北方推進。
一般情況下,如此大規模的行軍,是不會隨便更改路線的。
但是,前線那三千將士怎麼辦?
敵軍敢用一萬人做誘餌,就說明埋伏的人馬要遠遠多於這個數,如此看來,很可能是小王子巴圖蒙克的中軍大營已經出動。
如果事情是這樣的話,就更加不能輕舉妄動了。
因為見麵就是決戰,而明軍事先並沒有做好決戰的準備,原本製定的計劃會全盤打亂。
從大局考慮,有時候為了最後的勝利,放棄局部戰場也是合理的。
對於十萬大軍來說,三千人,確實有些不值一提。
但是,他們正在前線和敵人浴血奮戰!
張鶴齡終究還是做了決定,無論如何,先把人接回來!
他們是大明的英雄,不能就這樣放棄。
於是,十萬大軍幾乎沒有停歇,繼續向北,一路沿著馬蹄印追到駱駝山下。
然後,就看到山上那慘烈的一幕。
如果晚來一刻,後果將不堪設想!
“傳令,炮兵陣地繼續射擊,騎兵營分成兩支縱隊,以左右兩翼展開,準備衝鋒,待號角聲一響,所以人都要跟我一起衝。”
戚景通率錦衣衛一起出征,平時主要負責偵察,其餘的時候,他的身份就是張鶴齡的親兵隊長,時刻不離左右。
此時,忍不住說道“殿下,是不是有些草率……”
臨時更改行軍計劃需慎之又慎,現在直接就發動總攻,是不是太早了些?
戚景通和趙鐵錘多次出海,並肩作戰,交情不是一般的深厚,但是在現在,卻不得不以大局為重。
“是否先派一支騎兵佯攻一番,若是敵軍退去,趙將軍等人便可以脫身。”
張鶴齡看著駱駝山上的場景,臉色十分冷峻,說道“來都來了,搞那些虛的起不到什麼作用,不如大家都把底牌亮出來,誰勝誰負,立見分曉!”
“可是,大軍原計劃……”
“戰場上瞬息萬變,原來的計劃也隻能是原來的,現在,按我說的執行,傳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