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女真主要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大明朝廷設羈縻衛所,各部首領均受明封號,分彆授予都督、都督僉事、都指揮、千百戶、鎮撫等職,並給予印信、敕書、冠帶。
然而,明朝統治者所沒有料到的是,在萬曆年間,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完成了各部的統一,建立一個新的政權,並在一百五十年後,踏過山海關,入主中原,徹底取代了大明王朝。
張鶴齡吩咐人取來輿圖,指著大明東北部邊境線,說道“奴兒乾都司早已名存實亡,女真部緊鄰遼東,任由其發展下去,遲早將成為我朝大敵,所以,必須防患於未然,問題需從根源上解決。”
楊一清想了想,確實,若是等女真部族強大起來,就難以控製了。
“殿下的意思是?”
“對我朝威脅最大的韃靼已經掀不起風浪,瓦剌人這些年主要的擴張方向是西部地區,並沒有和大明硬碰硬的意思,兀良哈部一直處於觀望狀態,也不會輕易發動決戰,所以,對這兩部,不需要趕儘殺絕,而是要儘可能地招撫。”
“如何招撫?
楊一清有些頭大,北元部族還可以招撫的?
“無非是利益相關,瓦剌部一直向西擴張,他們不愁土地,但是極其缺乏物資,特彆是瓷器、絲綢、棉布、茶葉、精鹽等,對此,可以在邊境開通互市,我們也可以收購他們的牛羊、毛皮等物資,本來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楊一清點點頭,說道“瓦剌部得到他們想要的物資,便可以繼續向西擴張,這樣也就保證了我大明邊境的穩定。”
“所以,明日你便帶領五萬邊軍,繼續向瓦剌部施壓,目的就是要讓他們不敢再對大明有覬覦之心。”
“明白了,這一仗主要為了談判,我們給出的條件是開通互市。”
“不,”張鶴齡搖搖頭,說道,“開通互市並不是條件,而是大明對瓦剌部的恩賜,是賞給他們的,談判的時候,姿態要放高。”
楊一清轉念一想,是啊,現在我們是優勢啊,主動權在我們手上,不服揍你!
“有勞楊大人了。”
“請殿下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
待楊一清走後,戚景通上前,說道“殿下,牟斌來了。”
張鶴齡眼前一亮,道“傳!”
牟斌衣衫襤褸,身上血漬已經乾涸,變成黑色,但是那一道道傷口,顯示著這一次旅程並不是那麼順暢。
“罪臣牟斌,叩見靖王殿下!”
張鶴齡站起身來,走到牟斌身旁,戚景通下意識地走上前,非常緊張。
“我軍傷亡如何?”
牟斌嘴角抽動了一下,說道“陣前戰死十七人,撤退過程中失蹤三十六人,其餘或多或少都有受了傷。”
張鶴齡點了點頭,道“都是好樣的,這一次你們立了大功,人人皆有重賞,死者發放雙倍撫恤,失蹤的,繼續尋找。”
牟斌突然激動地說道“我們不要獎勵,也不要撫恤,隻求一個名分!”
張鶴齡說道“當初我曾許諾於你,若是立了功,便免去你們的罪行,如今便兌現諾言,從今天開始,你們以往的罪行一筆勾銷。”
牟斌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說道“謝殿下恩典!”
“哭什麼,趕緊起來,還有事交給你做呢!”
牟斌抹了一把眼淚,站起身來,說道“請殿下吩咐。”
張鶴齡將輿圖拿過來,指著榆木川以北一處地方說道“這是哪?”
“克倫魯河。”
“這有兩處湖泊,你們行軍的時候,可曾經過?”
牟斌點點頭,道“經過。”
“那地方怎麼樣?”
“草原上本無險可守,但是這裡有河流和湖泊,再北方還有斡難河,構成天然的河流防禦體係,算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地方。”
“我準備在這裡建立一處兩河衛,主要活動範圍就在克倫魯河和斡難河之間,將我大明北部邊境拓展至斡難河畔,你覺得如何?”
牟斌思索一番,然後說道“眼下韃靼人雖然已經被徹底擊潰,但是草原上仍有其他部族活動,兩河衛的位置距離大明邊境太遠了,出了事不好照應,最好徐徐圖之,先在榆木川建立衛所,然後再向北延伸。”
張鶴齡淡淡一笑,道“榆木川可不僅僅是建衛所,我要在榆木川建立城鎮,以後,這裡就是大明的軍事重鎮。”
牟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道“這樣的話,設兩河衛就沒問題了。”
“那好,朝廷文書稍後會發過來,由你出任第一任兩河衛指揮使,現在給你撥五千人,你自己去選吧。”
“啊?”
牟斌直接愣住,靖王幫助自己洗清罪名,已經是仁至義儘了,卻沒想到,馬上就給安排了個指揮使,這也太突然了吧。
“正如你所說,草原上危機四伏,兩河衛的擔子很重,你要時刻保持警惕,可不能掉以輕心。”
噗通!
牟斌直接跪在地上,語氣堅定地說道“臣願意為大明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行了,彆動不動就死啊死的,趕緊下去準備吧。”
“是!”
牟斌走後,張鶴齡看著輿圖發呆,半晌,戚景通問道“殿下,想什麼呢?”
“缺人啊!”
“額……什麼人?”
張鶴齡搖搖頭,道“榆木川建立城鎮,誰來主持大局?”
戚景通琢磨了一會,說道“人倒是有,就是怕走不開。”
“你是說王守仁吧?”
戚景通點了點頭,道“王大人可以勝任。”
“廢話,我也知道他可以勝任,但是他走了,夷洲島怎麼辦?”
“所以說……怕走不開。”
張鶴齡搖了搖頭,繼續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