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壽寧侯!
花當溫都捂著紅腫的眼睛問道“大汗,說了這麼多,你到底去還是不去啊?”
“不去,誰去誰孫子!”
兀南帖木兒心中暗道,我有病啊,上趕著去送?
三日之後,當明軍的紅衣大炮架在大寧城下的時候,兀南帖木兒乖乖地出現在了張鶴齡麵前。
“朵顏衛指揮使兀南帖木兒拜見靖王殿下!”
張鶴齡盯著兀南帖木兒的腳下,正待說話,卻聽到兀南帖木兒搶著說道“啟奏殿下,臣進來的時候,先邁的右腳。”
我勒個擦!
張鶴齡心中暗暗感慨,細節把握很到位啊!
那也不行,俗話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就不信找不到借口!
“本王曾將說過,你若是三日不到,便不客氣了,今日已經過了三日之限……”
“殿下!”兀南帖木兒似乎早有準備,說道,“指揮同知花當溫都是兩日前未時傳的話,今天這才不到午時,三日之限,並沒有過。”
張鶴齡愣住,計算的這麼精確嗎?
細細想來,好像還真差不多。
看來,這家夥是有備而來啊,可是,大炮都架好了,不打你一頓也說不過去啊。
於是,張鶴齡沉下臉來,道“本王說已經過了三日之限,就是過了,你還敢狡辯,來人,拉出去,先打一頓再說。”
“等一下!”
兀南帖木兒也是無奈了,你這人怎麼不講理啊!
“啟奏殿下,朵顏三衛也是大明子民啊,能不能放我們一馬?”
看到兀南帖木兒一臉欲哭無淚的表情,張鶴齡歎了口氣,說道“我這個人就是心軟,彆人一求我,就狠不下心來,既然你這麼說了……”
兀南帖木兒看到有希望,兩眼放光,說道“多謝殿下恩典!”
“你等會!”張鶴齡擺擺手,說道,“我還沒說完呢。”
“哦,殿下請講。”
張鶴齡心中稍加琢磨,然後說道“我來問你一個問題。”
“殿下請問,臣知無不言。”
“你們蒙古人起源哪裡?”
兀南帖木兒愣了一下,然後說道“啟奏殿下,蒙人漢人,都是大明的子民……”
“我問你什麼,你就答什麼,彆廢話!”
“是!”
兀南帖木兒心道,你有大炮,你說了算。
“起源於斡難河畔。”
蒙古最初隻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以東胡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稱,後來逐漸吸收和融合了聚居於漠北地區的森林狩獵和草原遊牧部落,發展成為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
這個民族的崛起,離不開一個人,成吉思汗。
大約在三百年前,成吉思汗在斡難河即位,從此開始了東征西討,建立地跨亞非歐三大陸的蒙古帝國,自此以後,蒙古人將斡難河看作是自己民族的發源地。
蒙古帝國建立以後,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就是《射雕》裡郭靖的諳達,他的兒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開始了在中原的統治。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元朝殘部敗退到長城以北,無論是瓦剌、韃靼還是兀良哈,都是元朝的殘餘勢力,隻不過兀良哈並不想堅持所謂的大元正統,而是直接歸附了大明。
因此,許多年來是瓦剌和韃靼一直在爭大元正統的地位,因為韃靼部可汗一直由黃金家族的後代擔任,雖然瓦剌部也出現過也先這樣的英雄人物,但是因為血統問題,一直被韃靼部排擠。
相比之下,兀良哈的選擇就聰明的多,不管是韃靼還是大明,誰給錢,我就聽誰的,但是說到底,他們還是蒙古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張鶴齡繼續問道“那為何你們朵顏三衛跑到大寧來了,祖宗的土地都不要了嗎?”
“這個……”
兀南帖木兒是真的狠無奈,我也想啊,但是韃靼部占著呢,我去搶嗎,打不過啊!
而且話說回來,大寧這邊也挺好的,土地肥沃,雖然蒙古人不怎麼會種地,但是草也長得好啊,放牧產量也不錯。
更重要的是,大寧和大明邊鎮離得近啊,開通互市,換點物資很方便。
“你說,你們又不會種地,占著大寧做什麼,依本王看,還是把大寧交回給朝廷吧。”
“啊?”
兀南帖木兒又驚又怒,我已經很卑躬屈膝了,你還要得寸進尺,要求我們把地交出來,這不是斷人的活路嗎?
讓我們朵顏三衛的人喝西北風嗎?
“靖王殿下,臣自認並沒有做錯什麼,朵顏三衛這許多年來也是兢兢業業為大明效忠,為何要趕儘殺絕?”
張鶴齡笑了,就你們這種蛇鼠兩端的做法,還敢說是兢兢業業,為大明效忠?
看到對方竟然嘲笑自己,兀南帖木兒徹底怒了,彆以為你有大炮就可以囂張,大不了魚死網破,不就是打仗嗎,來啊!
我們可是成吉思汗的子孫,難道會怕了你?
“既然靖王殿下如此這般蠻橫無理,那就休怪……”
“你等會兒!”張鶴齡伸手製止,說道,“我還沒說完呢!”
“還有什麼好說的!”
兀南帖木兒也是豁出去了,欺人太甚啊!
“我說讓你們朵顏三衛離開大寧,也沒說趕你走啊,是給你換個駐地。”
“換,換個……駐地?”
“對啊,大寧的土地不適合放牧,而且地方也著實小了點,不適合你們發揮,你看看這裡……”
張鶴齡拿出輿圖,指著斡難河一帶。
兀南帖木兒終於明白了對方的意圖,看著輿圖,兩眼放光,這裡,是蒙古人神聖的發源地,試問,哪一個蒙古人不想去斡難河畔縱馬馳騁。
“殿下的意思是……”
“不錯,我想讓你們朵顏三衛換防到漠北一帶,”張鶴齡用手在輿圖上畫了個圈,說道,“韃靼部已經不複存在,本王決定,設立榆木川都司和兩河衛,但是僅限於斡難河以南,以北的地區,還沒有想好怎麼管理。”
兀南帖木兒盯著輿圖,心中迅速思考,這個條件,確實很有誘惑力啊。
朵顏三部在蒙古三大勢力中是最弱的一個,韃靼和瓦剌都壓著自己一頭,如果能夠取代韃靼部的地位,在斡難河一帶紮根,那麼,朵顏部便會成為蒙古正統,到那時候,自己豈不是成為新的大元可汗?
這個誘惑實在太大了,可是,這裡麵會不會有陷阱?
靖王這廝看著年紀輕輕,但是據說此人工於心計,朝中很多大臣都栽在他手上,如果自己從大寧撤出,到時候漠北不給了怎麼辦?
仔細想想,漠北之地大明要來也沒用啊,他們需要的是能耕種的土地,但是大漠深處,隻能放牧,無法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