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壽寧侯!
在大明雲貴一帶和安南的邊境上,二十萬大軍整裝待發。
張懋前不久才平定了雲南土司叛亂,現如今坐穩雲南巡撫一職,在接到朝廷征安南命令的那一刻,內心狂躁無比,因為,大明永樂年間征安南一戰,正是上一任英國公張輔掛帥,如今自己踏上老爹的道路,怎能不激動?
回想短短幾年之內,自己從一名與國休戚與共的國公爺被貶至平民,再到重新崛起,恢複到往日的榮光,每每回想起來,大起大落的人生才是真的刺激!
雖然自己經曆的這些事大都與張鶴齡脫不開乾係,憑良心說,張鶴齡對自己也算挺夠意思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個小子囂張的氣焰,以及那種什麼事都不放在眼裡的玩世不恭的態度,心裡就莫名地來氣。
憑什麼……你可以那麼優秀?
所以,當得知毛憲清親手把張鶴齡逮回京師的時候,張懋心中竟是竊喜了好一陣。
然後,轉而再一想,自己此時幸災樂禍……不大好吧?
畢竟這家夥曾在自己人生最低穀的時候出手相助,現在人家有難,起碼也得上書求個情吧。
於是,張懋辛辛苦苦寫了一封奏折,將張鶴齡這些年的功勞大書特書一番,懇請弘治皇帝能夠從輕發落。
雖然知道這家夥犯的是欺君之罪,就算自己求饒,估計也無濟於事,但是,現在也隻能儘人事聽天命了,你說你小子是不是平日裡囂張慣了,你得罪誰不好,偏偏要跟皇帝作對,這下子誰還救得了你?
這一次是真的玩脫了,一想到這家夥即將性命不保,哎,真的是很可惜啊……
結果是,這封求情的奏折送到京師之後,弘治皇帝還沒來得及看,就病倒了。
再然後便是寧王發動宮變,張鶴齡平叛封王,張懋得知這個消息後,心裡很不是滋味。
憑什麼?
老子前幾天還為你擔憂呢,轉眼間,你成了大明的輔政王!
張懋暗暗發誓,以後不管你小子犯了什麼事,哪怕是捅破了天,老子若再為你擔一分的心,就是狗!
不過,張懋對毛憲清還是挺喜歡的,新科狀元郎,貨真價實的學富五車,才高八鬥,關鍵時刻,能夠大義滅親,說明此人是有底線的,頗有古人之風。
“憲清賢侄到了啊,一路辛苦!”
毛憲清拱手行禮道“晚輩見過張巡撫。”
當下,張懋心中更加歡喜了,不稱下官,不稱末將,而是晚輩,這個稱呼是有含義的。
因為自己曾在夷洲島任職,算起來屬於靖王一脈的人,而毛憲清又是靖王入室弟子,一句晚輩意思就是,大家都是一家人。
這個稱呼無疑是拉緊了兩人的關係,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種親切感可不是套兩句近乎就能套出來的。
“來,坐下說。”這時候,張懋才看到毛憲清身後跟著的年輕土家女子,心中有些疑惑,問道,“這位是?”
毛憲清說道“此人乃貴州宣慰使奢夫人之女奢燕兒,此次土司四十八寨共有兩千餘人自願跟隨晚輩前來,奢姑娘便是這些土家兄弟的首領。”
張懋顯得有些震驚,問道“你是說,這次前來,還帶了兩千多土司的兵馬?”
“正是。”
“他們……怎麼會……”張懋看了看燕兒,咽了口唾沫,然後說道,“嗯……就是怎會突然想到來參軍了?”
張懋來雲南就是平叛的,平誰啊,就是土司啊!
所以,這句話原本是問,他們不找事就不錯了,今天怎會突然轉了性,想到幫大明抗擊外敵了?
但是看在毛憲清的麵子是,這句話並沒有說出口。
毛憲清平靜地說道“貴州都指揮使馬袁長期欺壓土司的百姓,晚輩一怒之下,將人當眾斬了,土司各寨為了新生感激,自願一同前往安南,為朝廷出一份力。”
張懋張大嘴巴,正三品的都指揮使,你給……砍了?
過分了吧?
但是轉念又一想,靖王的學生,做出這種事……好像並不過分……
算了,你上頭有人,這事我就不管了。
“這個……嗯,今日大家還是一起討論一下,安南這一仗該怎麼打。”
趙鐵錘說道“末將帶先鋒營打頭陣,中軍隨後即可。”
自從漠北一戰,趙鐵錘所率領的先鋒營已經成型,三千人規模,不大也不小,裝備以火器為主,部隊的戰鬥力強,而且,機動性也很強,打不過還能跑,作戰方式非常靈活。
張懋卻笑著搖搖頭,說道“趙將軍有所不知,我大明與安南之間多是崇山峻嶺,不比漠北的平原,先鋒營的作用怕是不好發揮。”
趙鐵錘卻沒想到這一節,點點頭道“既然如此,先鋒營該如何行動,還請張帥吩咐。”
張懋指著輿圖說道“由此處入安南,有兩條路線,但是這些路很久沒有人走過了,對我方行軍不利啊。”
這時候,燕兒突然說道“這條路畫錯了吧。”
眾人有些詫異,張懋問道“姑娘何出此言?”
燕兒自小便是大大咧咧的性格,想到什麼便直接說了“這條路畫錯了,應該是通向這裡的。”
說著,燕兒用手在輿圖上比劃了兩下,將路的方向通道一處穀地。
張懋眉頭皺起,若是真的如此,大軍沿著這條路出發,豈不是被帶到溝裡了?
彆看自己有二十萬大軍,兵強馬壯,可若是在山間迷了路,後果不堪設想啊!
“還有這裡,這條河早就改道了,現如今這裡早已經沒有水了。”
張懋眉頭皺的更加厲害,大軍出征,水源問題乃是重中之重,若是斷了水,怕是不出三日,就會出現兵變了。
緊接著,燕兒又之處輿圖中標記的幾處錯誤,張懋越聽下去,越是心驚,於是將負責收集輿圖的軍官竇寬叫來。
“張帥有何吩咐?”
張懋看了他一眼,問道“這份輿圖自何處而來?”
“是下官從雲南都指揮使司的庫房裡找出來的。”
聞聽此言,張懋頓時心中不滿,繼續問道“你可曾看清楚,這份輿圖是什麼年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