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世家大族們聯合起來,想要扶持一個新的帝王,簡直易如反掌。
他們有這個實力和手段,也有這個野心。
更何況,他們親手捧起來的帝王,必然是他們在可控範圍內做出的最佳選擇。
當初,他們麵臨著兩個選擇時,在先帝和寧逸中堅定的選擇了支持寧逸,不過是因為寧逸有把柄落在他們手上。
相比之下,先帝一直秉持著以民為本、任人唯賢的理念,隻要先帝多在位一天,對世家來說都不是好事。
而寧逸則不同,他有把柄被世家掌握了,可以更好地被控製和利用。
拿捏一個無治國之才的帝王,怎麼也比拿捏一個以民為本的帝王來的輕鬆簡單。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原以為的勝券在握卻是悄然間發生了改變。
寧逸逐漸坐穩了皇位,開始展現出自己的與眾不同的治國理念來,徹底做了個甩手掌櫃不說,遇事更是一點擔當沒有,與他們當初扶持他上位的初衷背道而馳。
當初寧逸能上位,是因為寧逸能讓他們為家族謀求更大的利益。
現在,寧逸的存在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世家的根本利益,如果繼續讓他穩坐皇位的話,等待世家的隻怕是滅族之災了。
因此,世家們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立場和策略,尋找新的出路。
說句不合時宜的話來,如果寧逸能爭口氣,給寧家留個後,哪怕是個女兒也好啊!
那他們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如坐針氈、惶恐不安。
可惜啊,有些人太不爭氣了,整天沉迷於酒色之中,身體被掏空了,換了一個又一個女人,卻沒一個能懷上孩子的。
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他們肯定不會把責任歸咎於自己,而是會找各種理由推脫。
但對於已經離心離德的寧逸來說,他們反而變得實事求是起來,開始指責他的荒唐和無能,還絕嗣。
更讓他們感到絕望的是,由於寧逸過去所作所為實在是太過惡毒了,導致其他旁支竟無合適年紀的男丁可以過繼給他。
如今,寧氏一族除了寧逸之外,隻剩下寧隼這麼一個選擇了。
這可真是天要亡寧家啊!
沒有寧隼的話,他們還可以自欺欺人的另立新主。
可現在呢?
寧隼能放任他們另立新主?
怕是天方夜譚啊!
但凡他們這樣做了,寧隼大軍直接壓境,滅族不過是頃刻之間的事。
好死不如賴活著,該怎麼選擇他們還是有考量的。
萬般無奈之下,那一天的清晨,天還沒亮,各家的代表就已經悄悄起身收拾好了行李,他們各自找了些借口,然後趁著夜色,紛紛離開了京都,一路往南而去。
因為消息傳遞得非常迅速,所以先一步出發的王勉隻需要等待一兩天,就能等到後麵趕來的各家代表。
這些代表中,有一個人顯得格外與眾不同——陸百萬。他雖然也是代表之一,但卻選擇了輕裝前行,沒有帶太多的隨從和行李,甚至連馬車都沒有坐,而是獨自一人騎著馬趕路。
就這樣,兩三日過後,這支隊伍逐漸壯大起來。
這些養尊處優的代表們,一路上倒是沒經曆太多艱辛,反倒給沿途的幾個城池帶來了不少好處,帶動了好幾個城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