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未知的暗殺,他寧隼也有一戰之力。
這期間,懶懶帶著方以慈把守邊軍內外的事情安排得妥妥當當,兩人不僅將守邊軍未來所需的糧草都準備齊全了,而且還預留出了足夠的時間來應對可能出現的情況。
沒有準備太多,卻也足以保證三年兩載的供應,甚至還有餘力。
關於守邊軍人馬是否需要酌情添加的問題,寧隼和喬安好卻陷入了深思熟慮、百般糾結之中去。
經過一番商討之後,他們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暫時不增不減。
他們始終堅信,兵不在多而在於精!
現在增加幾萬兵馬對大局並無太大影響,反而會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所以,目前維持現狀更為明智。
養守邊軍不難,可若是考慮到日常的消耗和後續的安置問題的話,真對上了,絕非易事。
懶懶那邊雖糧草充足,卻沒這般糟蹋的必要。
於華南諸城老百姓,特彆是那些掌握了九成九財富的本地世家大族而言,年前不知寧太子好,錯把一統當成寶。
但這一冬過去了,他們親眼見證了寧太子是如何的上令下達,又是如何為民做實事,這會兒的華南諸城意外的團結友愛。
那些原本不服氣的,這會兒是徹底服氣的。
那些依然死鴨子嘴硬的,這會兒也隻能夾起尾巴來,小心翼翼的做人。
華南十二城,這會兒安靜的可怕。
當然啦,人心這東西,本就是最難把控的。
表麵的團結友愛,依然擋不住背地裡都有著自己的小心思和小算盤。
大方向隻要不出差錯,寧隼也樂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大家明麵上認可他,服從他的調度和管理就成,不動搖華南之本,他都無所謂。
至於背後的小心思,人生在世,誰敢保證自己沒點陰暗麵呢?
隻要不付諸實際行動,就都在他可控範圍內,聽之任之,也未嘗不可。
就拿國都未定這事來說,如今的華南十二城,哪一座城池沒點自己的小九九的?
若非距離太遠、關係還不甚牢靠,目前沒什麼實際競爭力,怕是連剛打下不久的遼國十三城也想打一打這未來國都的主意。
說起這定國都的事,還真是頭等大事,至少得國都敲定、皇宮開建了,這登基大典才能規劃起來。
如今,寧隼這邊眾人對未來國都的選址主要分成三派。
這其中一派,就是以寧隼和藍靈為主的年輕一輩。
許是過去一年攻打遼國十三城時離家太久又太遠,思鄉之情愈發濃鬱。
如今天下初定,這會兒又能對未來國都的選址有一定的發言權,他們一直在竭力爭取。
他們一致認為,未來的國都應該離他們的家鄉越近越好,最好就在青陽縣內。
這樣一來,一旦國都確定下來,他們就能立刻上任,無需再經曆每年來回的奔波苦。
為此,他們甚至打起了將青陽縣改成青陽府的主意來,以此滿足他們對家的渴望。
什麼好男兒誌在四方?
都是拿來騙無知小兒的!
他們才不上當!
喜歡懶錦鯉被迫996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懶錦鯉被迫996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