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對於寧隼而言,自小長於皇室,受權力鬥爭之影響,與寧逸之間從呱呱墜地起,就注定了未來的競爭局麵。
這一競爭局麵的形成,並非出於他們本意,而是由危機所致。
這種競爭並不一定是惡意的,卻也是環境所迫。
他們自幼便深知,在那座皇宮內,充滿了欺詐和陰謀,一旦稍有疏忽,就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因此,他們必須時刻保持警覺,彼此算計。
這並非他們的過錯,而是生於皇家的負累。
他們心中滿是無奈,但卻無法違背這命運的安排,隻能繼續按照劇本演下去。
當劇情發展到最後,真假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已成為定局。
對於慕冬和慕秋來說,要輕易原諒寧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死者為大”這句話,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
寧逸並不值得被原諒!
曾經,他們一隊暗衛帶著寧隼逃離皇宮,卻遭到了寧逸的追殺,最終全隊覆沒,隻有他們兩個人幸存下來,並帶著寧隼四處逃亡。
原本應該在宮中享受錦衣玉食生活的小皇子,那些時日卻與他們同吃同住宿在山林之間,每日靠捕捉山林中的野雞野兔野果來充饑。
沒有油鹽的烤肉成了他們唯一的食物來源。
饒是這些食物的捕獲,還得仰仗著他們百步穿楊的能力加之時靈時不靈的運氣,偶爾找到一些,才不至於餓死。
那會兒的艱苦生活漸漸讓他們習以為常,可惜禍不單行,小殿下突然發起了高燒。
在山窮水儘之際,如果不是藍家人及時伸出援手並給予他們十餘年的善待,恐怕今天,太子殿下的墳頭上早已長滿了雜草,甚至可能比人還要高。
寧逸這一死倒是輕鬆了,但留下的卻是一個千瘡百孔、支離破碎的山河給太子殿下,還要讓太子殿下做出艱難的抉擇。
憑什麼啊!
憑什麼他寧逸惹出這麼大的亂子,自己卻一點收拾爛攤子的本事也沒有。
他們真替太子殿下感到委屈!
如果當初寧逸能夠稍微有點惻隱之心,哪怕隻是一點點,讓他們帶著太子殿下去蘇杭,他們也會稍稍對寧逸心存幾分感激的。
然而,當年發生的事情至今仍曆曆在目,太子殿下寬宏大量可以不計前嫌,可他們做不到。
太子殿下夢寐以求的理想國就在眼前,為什麼要費力去幫寧逸處理後事、收拾這個爛攤子呢?
若非皇宮守備森嚴,加上太子殿下的約束以及藍家待他們如同親人一般,他們早就已經殺進皇宮了。
即便是無法要了寧逸那條狗命,至少也能夠當眾述說一下寧逸曾經犯下的累累惡行。
一直到今天,他們兩個人依舊是這樣想的。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居然沒有這個機會了。
寧逸就這樣死了。
死?
對於寧逸來說,實在是太過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