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是連老天爺也在幫他啊!
上座的慕斯容略一沉思,淡淡一笑。
“既然如此的話,這去南邊和談請太子殿下回宮的事就交給戚將軍、百裡將軍和禮部尚書朱大人吧!
你們拿著本宮的懿旨即刻出發,轉道蘇杭,請久居蘇杭的聞白丁大儒家同你們一同前往。
有聞大儒出馬,事已然成了一半。”
眾人恍然大悟,都是忍不住狂喜起來。
“對啊!怎麼把聞大儒給忘了!”
“有聞大儒家出馬,這把人請回來的幾率又大了幾成!”
“也是第一公子百裡玄隱居山林了不在京都,不然的話,請他出馬也是一樣。”
這邊王勉還在懊惱著,那邊戚風一行人的隊伍已經出了城,朝著蘇杭方向去了。
為了趕時間,剛出了京都城,這隊人馬兵分兩路,一路由戚風帶領,直奔青陽縣,另一路則由百裡铓率領,快馬加鞭地趕往蘇杭。
按照百裡铓的計劃,他將先到蘇杭接上聞大儒,然後再與戚風等人會合。
這樣一來一回,他們至少可以節省一半的時間。
而戚風所帶的隊伍,則繼續沿著預定路線前行,前往青陽縣。
一路上,他們小心翼翼地避開了可能出現的危險和障礙。
儘管如此,他們還是遭遇了一些小麻煩,但都被戚風和他隨身的兵將巧妙地解決了。
一路上,但也是順遂。
朱大人官至禮部尚書,更是在丹青一道上頗有幾分造詣。
一路走來,他的馬車裡隨時準備著丹青筆墨和文房四寶,路上的所見所聞皆躍然於紙上。
紙上的盛況雖然驚豔,卻遠遠比不上親眼所見的震撼。
原本朱大人隻想著往青陽縣跑一趟,走走形式,能不能把人請回去他沒抱幾分把握。
可一路走來,看著明顯與北邊截然不同的百姓生活,平庸了一輩子的朱大人想儘力爭取爭取,為北邊的老百姓也能爭取來一樣的生活水準。
這會兒,朱大人的請人的腹稿是改了又改,終是不能令他滿意。
與此同時,百裡铓帶領的隊伍也在日夜兼程地趕路。
他們穿越了山川河流,經過了無數個村莊和小鎮。
每到一個地方,百裡铓都會向當地人打聽路況和天氣情況,以便更好地規劃行程。
著重打聽各每一個地方的人對寧隼的評價,彙總好了記錄在冊。
所有記錄在冊的東西,都是可能說服聞大儒的點啊!
三月底四月初的光景裡,萬物複蘇,大地解凍,河流也開始流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一路上,風景宜人,駿馬奔騰,速度飛快。
尤其是經過潯江之後,官道變得寬闊平坦,百裡铓提前幾天到達蘇杭,接上了聞大儒後,更是快馬加鞭地朝著青陽縣疾馳而去。
然而,百裡铓並不知道,聞白丁接到慕斯容的懿旨後,連行李都來不及收拾就匆匆上路,其實是因為懶懶早就給他寫信告知了情況。
這幾天,他一直時刻等著百裡铓上門來請。
懿旨不懿旨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見懶懶了。
就這樣,百裡铓一行人順利地接到了聞大儒,並立刻踏上了歸途。
此時,距離與戚風等人的約定時間隻剩下幾天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