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剛登基,光接手相關事務就用了小半個月的時間。
新皇上任三把火,眼下還一把都沒燒。
每日上朝,大家都憂心忡忡的,總覺得有把刀懸在頭頂,保不齊哪一天就落下了。
至於為什麼不認為是新帝既往不咎了呢?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哪個不是曆經幾十年的摸爬滾打才走到今天這個位置的?
他們連這麼點自知之明都沒有嗎?
不是不整治他們,隻是時候未到罷了。
不夾緊尾巴做人的話,屁股底下的位置可能都得挪一挪了。
興許到時候挪一挪都算好的,保不齊還得連累上祖宗十八代。
許是時間點恰好趕上了,青陽縣的夏收早已結束,畝產千斤的風聲第一次傳出了青陽縣。
這是方名和寧隼共同商議的結果。
不僅如此,為了恭賀寧隼登基和懶懶做了公主,方名讓付及第帶隊,送糧隊伍浩浩蕩蕩進京都城賀喜來了。
算著日子,差不多這幾天就能到京都了。
這一路走來,付及第是怎麼高調怎麼來。
但凡有人問起,懶懶和畝產千斤就會被反反複複地提及。
每每說到最後,付及第都會故作謙虛的用一句“長公主心係天下萬民,不眠不休又費時費力研究出來的”來結尾。
車隊還沒進京都城,長公主進獻糧種的消息已經傳遍了京都城的大街小巷。
這幾日,懶懶再次聲名鵲起。
對於懶懶進獻高產糧一事,褒貶不一。
普通老百姓和世家大族,各占其一。
於老百姓而言,畝產千斤無異於扔了個炸彈在他們中間。
震驚過後,便是滿懷期待。
想親眼看一看畝產千斤的糧食,若是可以的話,還想親手種一種。
特彆是那些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種田老把式們,難以置信的同時又有著若有似無的期待。
萬一呢……
於世家大族而言,俱是不屑。
在他們看來,不過是寧隼為懶懶造勢的一個噱頭。
畝產千斤?
有生之年都沒聽到過這麼高的產量!
消息一出,他們更視懶懶為眼中釘肉中刺了。
在他們看來,不過是寧隼為了懶懶名正言順上位的一個借口罷了。
就是吧……
這借口經不起推敲啊!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啊!
他們這會兒正摩拳擦掌著,準備著找個機會揭穿懶懶。
付及第到京都那一日,藍老大帶著懶懶親自迎到了京都城外。
因著懶懶愛賴床,一來二去收拾好出了門,付及第的隊伍已經在城門口等了有小半個時辰了。